并贓拿賊的意思、并贓拿賊的詳細解釋
并贓拿賊的解釋
行迹露敗,當場人髒俱獲。
詞語分解
- 并的解釋 并 ì 合在一起:并攏。合并。兼并。 一齊,平排着:并駕齊驅。并重(恘 )。并行(妌 )。 連詞,表平列或進一層:并且。 用在否定詞前,加強否定的語氣,表不像預料的那樣:并不容易。 并 ī 中國山西
- 賊的解釋 賊 (賊) é 偷東西的人,盜匪:賊人。盜賊。賊贓。賊窩。 對人民有危害的人: * 。民賊。工賊。賊寇。蟊賊。 害,傷害:戕賊。“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 邪的,不正派的:賊心不死。 狡猾:
網絡擴展解釋
“并贓拿賊”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當場人贓俱獲,形容通過聯合行動将盜賊與贓物一并抓獲,強調證據确鑿、行動果斷。部分來源提到其引申義為“衆人團結一緻解決問題”。
二、出處與演變
源自元代孟漢卿的雜劇《魔合羅》第四折:
“今日個并贓拿賊更推誰,你地硬抵着頭皮兒對。”
三、結構與發音
- 拼音:bìng zāng ná zéi(注意“贓”讀zāng,部分網頁注音有誤)
- 結構分析: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破案過程或集體協作的場景,例如:
警方通過監控鎖定嫌疑人,最終并贓拿賊。
五、近義與辨析
- 近義成語:人贓俱獲、捉賊見贓
- 區别:強調“多人協作”與“證據确鑿”的雙重含義。
如需更多例句或相關成語,可參考《魔合羅》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并贓拿賊(bìng zāng ná zéi)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指與罪犯聯合在一起,同樣受到法律追究。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并(bìng):左右結構的字,由丷和力組成,意為合并。
- 贓(zāng):左右結構的字,由貝和争組成,意為非法取得財物。
- 拿(ná):上下結構的字,由扌和又組成,意為抓住。
- 賊(zéi):左右結構的字,由貝和戈組成,意為犯罪的人。
來源:
《并贓拿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諺語集《齊民要術》中,用以形容與罪犯勾結、同流合污的行為。後來,這個成語被廣泛運用于漢語中。
繁體寫法:
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均為「並贓拿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并贓拿賊」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一緻。
例句:
- 那個商人并贓拿賊,結果也受到法律的制裁。
- 我們不能與并贓拿賊為伍,要遠離犯罪行為。
組詞:
并非、贓款、拿捏、賊子等。
近義詞:
結黨營私、沆瀣一氣。
反義詞:
清正廉潔、正直誠實。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