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lfery] 偷盜行為
“小偷小摸”是一個漢語俗語,通常指代頻繁發生但情節較輕的偷竊行為,具體含義如下:
字面解釋
“小偷”指竊取他人財物的人,“小摸”形容動作輕微、不引人注意。組合後表示通過隱蔽手段竊取少量財物,例如順手拿走小物件、偷拿零錢等。
行為特點
法律與社會評價
雖然單次危害較小,但長期可能構成治安違法(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且反映行為人道德缺失。社會普遍視其為缺乏誠信、貪小便宜的表現。
相關概念辨析
示例:
“超市通過安裝監控攝像頭,有效減少了小偷小摸現象。”(日常語境)
“他年輕時愛小偷小摸,後來在家人教育下改過自新。”(描述行為習慣)
需注意:該詞多用于口語和非正式場合,正式法律文書中會使用“輕微盜竊”“治安盜竊”等術語。
《小偷小摸》是一個成語,意為偷竊行為或隱秘地行動。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暗中行事或偷偷摸摸地進行某種活動。
成語《小偷小摸》的部首是“小”,筆畫數為3。
《小偷小摸》這個成語源于中國傳統文化,最早出現于明代羅攀龍的《清異錄》中。它形象地描繪了小偷行走時輕盈靈活、偷摸摸索的動作,引申為隱秘行動的比喻。
繁體字中,《小偷小摸》可寫作「小偷小摸」。
在古時候,成語《小偷小摸》的寫法并無太大差異,仍按照現代的「小偷小摸」寫法進行表述。
1. 他非常小心,總是小偷小摸地藏起自己的真實意圖。
2. 這個公司存在着小偷小摸的經營手段,導緻了一系列的財務問題。
3. 孩子們小偷小摸地偷吃了一袋糖果,結果被發現了。
1. 小心翼翼。
2. 暗地裡。
3. 鬼鬼祟祟。
1. 秘密行動。
2. 暗中活動。
3. 隱秘行為。
1. 光明正大。
2. 公開行動。
3. 大張旗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