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岸的意思、赤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岸的解釋

(1).泛指土石呈赤色的崖岸。《楚辭·東方朔<七谏·哀命>》:“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沒身而不反。” 王逸 注:“ 楚 有高丘之山,其岸峻嶮,赤而有光明。”

(2).傳說中的地名。《文選·枚乘<七發>》:“淩 赤岸 ,篲 扶桑 ,橫奔以雷行。” 李善 注:“此文勢似在遠方,非 廣陵 也。” 漢 趙晔 《吳越春秋·越王無馀外傳》:“於是周行寓内,東造絶迹,西延 積石 ,南踰 赤岸 ,北過 寒谷 。” 唐 杜甫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赤岸 水與銀河通,中有雲氣隨飛龍。”

(3).山名。在 江蘇 六合 東南。《南齊書·高帝紀上》:“治 新亭 城壘未畢,賊前軍已至……自 新林 至 赤岸 ,大破之。” 宋 王象之 《輿地紀勝·淮南東路·真州》:“ 赤岸 ,其山巖與江岸數裡土色皆赤。”

(4).山名。在 四川 新都 南。《文選·郭璞<江賦>》:“﹝ 長江 ﹞源二分於 崌 崍 ,流九派乎 潯陽 ;鼓洪濤於 赤岸 ,淪餘波乎 柴桑 。” 于光華 注引《大清一統志》:“ 赤岸山 ,在 成都府 新都縣 南一十七裡, 中江 支流經此。”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後餘道 江 右, 貴溪 , 弋陽 之山無不丹者,遠望之如霞焉。因思 楚 有 赤壁 , 越 有 赤城 , 蜀 有 赤岸 ,北塞外有 燕支山 ,想當爾耳。”

(5).古水澤名。在 陝西 大荔 西南,今湮。 北周 庾信 《同州還》詩:“ 赤岸 繞新村, 青城 臨 綺門 。” 倪璠 注:“《周書·宣帝紀》雲:‘幸 同州 ,自 應門 至於 赤岸澤 ,十裡間幡旗相蔽。’是 同州 有 赤岸澤 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赤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五類解釋:

一、地理概念

  1. 赤色崖岸
    指土石呈赤色的自然地貌,常見于文學作品。例如《楚辭·七谏》中“哀高丘之赤岸”,王逸注解為楚地高丘山的赤色崖岸。

  2. 古水澤名
    位于陝西大荔西南,現已湮沒。

二、具體地名

  1. 江蘇六合山名
    位于今南京市六合區東南,曆史上常被文人提及,如枚乘《七發》“淩赤岸”可能與此相關。

  2. 四川新都山名
    位于成都平原的新都區南側,具體記載較少,多見于古代文獻。

  3. 傳說中的神話地名
    如《吳越春秋》提到周人南逾“赤岸”,可能為虛構的地理概念。

三、現代應用

廣東惠州大亞灣的赤岸村,是現實存在的地名,以漁業和鹽業聞名,并有曆史遺迹(如唐代鹽場)。

四、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象征壯麗或險峻的景觀,如李白的詩句“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煙收”。


注意事項: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岸》一詞的意思是指紅色的岸邊或河岸。下面将分别介紹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該詞的拆分部首為口和山,共有8畫。部首“口”表示意思與口有關,而“山”則表示與山地有關。 《赤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和詩歌中。它的意象描繪了河岸或岸邊的景色,暗示着岸邊土地上的紅色土壤或植物,也可能是因為夜晚或黃昏時陽光的映射效果所形成的紅色光線。 在繁體字中,《赤岸》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赤岸」。 古時候,《赤岸》的漢字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常用的寫法為「赤岸」,但在一些古代文獻中,也有使用「赤澗」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赤岸》的例句: 1. 晚霞映照下,江面上的赤岸顯得格外美麗。 2. 散步沿着赤岸,感受大自然的甯靜和美好。 一些與《赤岸》相關的組詞包括: 1. 赤土:指紅色的土壤。 2. 岸邊:指河流或湖泊的邊緣地帶。 近義詞有: 1. 紅岸:具有相似意義,形容紅色的岸邊或河岸。 反義詞可能沒有一個單一的詞彙可以準确表達,《赤岸》的反義詞可能根據具體語境而變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