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六種極兇惡之事。《書·洪範》:“六極:一曰兇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孔穎達 疏:“六極,謂窮極惡事有六。” 漢 王逸 《九思·逢尤》:“愍餘命兮遭六極,委玉質兮於泥塗。”《隋書·禮儀志四》:“六極之人,務加寬養,必使生有以自救,沒有以自給。” 明 陶宗儀 《辍耕錄·發宋陵寝》:“忠義所感,定命靡常,六極轉移,易如反掌。”
(2).謂上下四方。《莊子·應帝王》:“以出六極之外,而遊無何有之鄉。” 明 焦竑 《焦氏筆乘·讀論語》:“信有一我,而不信,六極無之而非我。” 陶曾佑 《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系》:“俯視千春,橫眺六極,無文學不足以立國,無文學不足以新民。”
(3).謂命、丑、福、賞、禍、罰。《逸周書·常訓》:“六極:命、丑、福、賞、禍、罰。六極不嬴,八政和平。”
(4).中醫學名詞。即氣極、血極、筋極、骨極、精極、髓極,均為虛勞重症。《雲笈七籤》卷三二:“五勞則生六極,一曰氣極,二曰血極,三曰筋極,四曰骨極,五曰精極,六曰髓極。六極即為七傷。”參閱 隋 巢元方 等《諸病源候論》。
"六極"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核心含義,均源自古代典籍:
中醫學概念(指六種危重病候): 指人體因六氣(風、寒、暑、濕、燥、火)過度或髒腑功能嚴重失調導緻的六種極度虛損或危重狀态。具體指:
哲學/倫理學概念(指六種極端的困厄或懲罰): 源自《尚書·洪範》篇,指上天用以懲戒下民的六種極端不幸或災禍:
現代引申與用法: 在現代漢語中,“六極”一詞的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對古代文獻的解讀、中醫理論讨論或涉及傳統文化、哲學的語境中。其含義基本沿襲上述古義,指代極端嚴重的不良狀态或災禍。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六極”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不同語境而有所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六種災禍
源自《尚書·洪範》,指六種極兇惡之事:
兇短折、疾、憂、貧、惡、弱。
空間概念
《莊子·應帝王》中将“六極”解釋為上下四方,即宇宙的六個方位,類似“六合”。
命理範疇
部分文獻提到“六極”指命、丑、福、賞、禍、罰,涉及命運與獎懲的抽象概念。
在中醫典籍(如《諸病源候論》《金匮要略》)中,“六極”指六種虛勞重症,即身體極度虛損的病理狀态:
以上信息綜合了古籍、中醫典籍及文獻注釋,如需更完整内容可參考《尚書》《莊子》原文或中醫經典《諸病源候論》。
案脈悲絲貶沒波波碌碌不弱不學崇演臭架子初禅楚狂子二笑風癲付息功程供床工巧貫革光音王灌浸詭秘莫測何道僭度加農炮箋述交明教養所戟級集錄警備進退無路沮動阬岸闚望擽撲離舍六藝離支蠻髦廟室睦劇婆娑起舞牆茨耆将請告擒擿慎緘食不重味十因水齋説和湯谷天江通洩兦聊下等人香油仙樓閑遊歗詠小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