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nnon] 一種炮身長、彈道低伸、炮彈初速大的火炮
一種炮身長、彈道低、初速大的火炮,多用于直接瞄準射擊,以及射擊遠距離的目标。
加農炮是一種具有特定結構和彈道特性的火炮,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加農炮(Cannon)指炮管較長、發射仰角較小、彈道低平的火炮,具有炮彈初速高、射程遠的特點,適用于直瞄射擊。其炮管長度與口徑比例(倍徑)較大,通常超過35倍,顯著區别于榴彈炮(倍徑較小且彈道彎曲)。
名稱源自拉丁文“Canna”,意為“管子”,後演變為英語“Cannon”。中文“加農”為其音譯,字面可理解為“長管炮”。最早起源于14世紀的歐洲,16世紀正式定名并用于軍事,初期炮管長度為16-22倍口徑。
特征 | 加農炮 | 榴彈炮 |
---|---|---|
彈道 | 低伸平直(直瞄射擊) | 彎曲高抛(曲射攻擊) |
倍徑 | ≥35倍口徑 | 通常20-30倍口徑 |
用途 | 精确打擊點目标 | 覆蓋性區域殺傷 |
(數據綜合自)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加農炮的核心特征在于長身管與低伸彈道,這一設計使其在直瞄火力支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曆史地位。
《加農炮》這個詞是指一種以火藥為動力,可發射大炮彈的火炮。它由“加農”和“炮”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加農炮》的拆分部首是“力”和“炮”,它們分别代表着動力和炮火的意義。
拆分後的筆畫分别為:加(5畫),農(7畫),炮(9畫)。
來源:
加農炮源于西方軍事技術,最早出現在14世紀,由于其威力巨大,很快傳到了中國。在民國時期,中國人重新創造了中國式的加農炮,被廣泛應用于戰争。
繁體:
《加農炮》的繁體字為「加儂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加農炮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比如,在清代,它的漢字寫作「加儂炮」。
例句:
1. 軍隊正在使用加農炮進行實彈射擊訓練。
2. 這座城堡上曾經有一門威力強大的加農炮。
組詞:
1. 加農炮手
2. 加農炮彈
3. 加農炮台
近義詞:
大炮、火炮、炮兵
反義詞:
步槍、手槍、冷兵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