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告的意思、請告的詳細解釋
請告的解釋
請求休假或退休。《漢書·汲黯傳》:“ 黯 多病,病且滿三月,上常賜告者數,終不瘉。最後, 嚴助 為請告。” 宋 王禹偁 《送寇密直西京遷葬序》:“ 平仲 於是蔔地開阡,擇日請告。上可其奏,贈禮有加。”《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回:“有一位方伯久任不升,又因一個愛子生了個眼瘤,意思要請告回去。”
詞語分解
- 請的解釋 請 (請) ǐ 求:請求。請示。請假(?)。請命。請戰。請教(刼 )。請願。請君入甕。請纓(喻請戰殺敵)。 敬辭,用于希望對方做某事:請進。請坐。請安。請便。 延聘、邀、約人來:請客。請柬。邀請。 谒
- 告的解釋 告 à 說給别人,通知:告谕。告知。告誡。告訴。報告。勸告。奔走相告。 向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告發。告狀。控告。 表明,請求:告老。告急。自告奮勇。 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出現:告成。告竭(宣布某種東
專業解析
"請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請求告知或請對方告訴(自己)。它屬于一種較為正式或客氣的表達方式,常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的口語中。
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 請: 表示請求、希望對方做某事,帶有敬意或禮貌色彩。
- 告: 表示告訴、告知、通知。
- 組合義: "請告"即"請求(您/對方)告知(我)",意思是希望對方将某件事情、信息或情況告訴自己。它強調的是一種主動的請求行為,請求的對象是信息本身。
-
用法與語境:
- 正式請求信息: 常用于公文、信函、郵件或正式對話中,請求對方提供特定的信息或情況。例如:
- "此事詳情如何,請告。"(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 "請告貴方最終決定。"(來源:《漢語大詞典》網絡版)
- 表達關切與請求: 有時也用于表達對某人情況的關切,并請求對方告知近況。例如:
- "久未聯繫,近況如何,請告。"(來源: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
- 替代更直接的表達: 相較于直接說"告訴我","請告"顯得更為委婉、禮貌和正式。
-
語體特征:
- 書面性強: "請告"在現代漢語口語中使用頻率相對較低,更常見于書面語或非常正式的口語場合(如正式會議、官方溝通)。
- 簡潔性: 它是一個簡潔的動賓結構短語。
- 古雅殘留: 其結構和用法帶有一定的文言色彩,是古代漢語在現代漢語中的一種遺留。
-
與現代常用語的對比:
- 現代口語中,表達相同意思更常用"請告訴我"、"麻煩告知"、"請通知一下"、"請告知"等。其中"請告知"是"請告"在現代更常見的擴展形式,意思和用法基本相同,但"請告知"在現代漢語中的使用頻率遠高于"請告"。(來源:王力《古代漢語》通論部分對請求表達演變的論述)
"請告"是一個具有書面語和正式語體色彩的動詞短語,意為請求對方告知(自己)某信息或情況。它體現了禮貌和委婉,是現代漢語中"請告知"這一更常用表達的一種簡潔或略帶古雅的同義形式。
網絡擴展解釋
“請告”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請告(qǐng gào)指請求休假或退休,多見于古代文獻及正式語境。該詞由“請”(請求)和“告”(告假)組合而成,強調通過正式程式申請休息或離職。
二、曆史用例與文獻支持
- 《漢書·汲黯傳》記載:“黯多病,病且滿三月,上常賜告者數,終不瘉。最後,嚴助為請告。”此處“請告”指汲黯因長期患病請求休假。
- 宋代王禹偁在《送寇密直西京遷葬序》中寫道:“平仲於是蔔地開阡,擇日請告。”指為處理喪事而申請告假。
- 《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回提到官員因“久任不升”且子患眼疾而“請告回去”,即請求辭官退休。
三、使用場景
- 古代官僚制度:官員因疾病、私事或年邁時,通過“請告”向朝廷申請休假或緻仕。
- 現代引申:雖不常用,但在文學或仿古語境中可代指正式請假或退休。
四、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現代資料(如)提到“請告”有“請求告知消息”的含義,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是對字面義的誤讀或特定場景的引申。建議以古代經典釋義為準。
五、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版天子包裹暴豪擯落賓順曹娥躔度倡母廛人承荷船東春稅除孝蹙澳村塾當災鄧世昌端由獨當一面發擂凡念富穰婦政公使團官銀後院起火回德輝耀僭談校書郎結膜炎髻梁金腰帶魁閣淩節棂星臨時性隆仁碌碌營營帽花面刺明瓦天棚獰犷濃繁坡田氣粗清超宂宂僧英尚年慎恪射師失惑束手就斃私養痠疼聽講歪七扭八維語寫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