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詭秘莫測”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形容人的行為、态度或事物現象的神秘難測。以下是詳細解釋:
詭秘:指隱秘、神秘,難以被常人理解;莫測:指無法揣測或捉摸。合起來表示“行為或态度神秘到無法預料或理解”。
出自南宋詩人劉克莊《後村集·和實之續邸報之一》中的詩句:“鬼谷從橫舌,終南詭秘蹤。”原指戰國時期鬼谷子的縱橫術和終南山的隱秘行蹤,後引申為形容難以捉摸的現象。
多用于文學、新聞報道中,描述複雜案件、未解之謎或人物性格。例如:“他行事詭秘莫測,連身邊親信也難以揣度其意圖”。
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中的具體分析。
《詭秘莫測》是一個成語,形容事物神秘莫測,難以捉摸。
拆分部首和筆畫:詭(讠+鬼,10畫)秘(禾+示,10畫)莫(艹+百,11畫)測(水+則,10畫)
來源:《詭秘莫測》最早出自唐代杜牧的《秋興八首》:“野寺古巒多詭秘,人閑來往莫厭騷。”後被廣大的民衆引用并固定下來。
繁體:詭祕莫測
古時候漢字寫法:詭(詭)秘(祕)莫(莫)測(測)
例句:他的行為舉止詭秘莫測,讓人捉摸不透。
組詞:神秘、機密、隱秘
近義詞:不可思議、玄妙
反義詞:可測知、可預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