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李公麟的意思、李公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李公麟的解釋

李公麟(1049-1106) : 北宋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舒城(今屬安徽)人。熙甯進士。官至朝奉郎。擅畫鞍馬人物,運筆流暢,好用線描,常不設色,人稱“白描”。兼工山水。還長于行、楷書,有晉、宋書家之風。有《五馬圖》等存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北宋著名畫家,被尊為“宋畫第一人”。其名字及藝術成就可從漢語詞典及藝術史角度釋義如下:


一、姓名釋義


二、藝術成就與定義

  1. 白描技法開創者

    李公麟首創“白描”畫法,僅以墨線勾勒物象,不施色彩,卻能達到“掃去粉黛、淡毫輕墨”的意境。此法被《中國美術大辭典》定義為“中國畫技法的重要分支”,奠定後世線描藝術基礎 。

  2. 文人畫代表

    其畫作融合文學修養與筆墨技巧,以《五馬圖》《臨韋偃牧放圖》為代表,被《辭海》評為“文人畫典範”,強調“以詩入畫,畫中有境” 。

  3. 題材多元化

    擅繪人物、鞍馬、山水、佛道,尤以“鞍馬”著稱。元代湯垕《畫鑒》稱其“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 。


三、權威評價與曆史地位


四、代表作品(附收藏信息)

  1. 《五馬圖》(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白描巅峰作,以簡練線條刻畫西域進貢名馬神态,每馬旁有黃庭堅題記。

  2. 《臨韋偃牧放圖》(故宮博物院藏)

    長卷繪1200餘匹馬、140餘人,展現唐代牧馬場景,被譽為“中國鞍馬畫教科書”。

  3. 《龍眠山莊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以自家莊園為景,開創文人山水與隱逸主題結合的先河。


參考文獻

  1. 邵洛羊主編.《中國美術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2. 夏征農主編.《辭海》(藝術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3. (元)湯垕.《畫鑒》.中華書局點校本,1985.
  4. 《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

網絡擴展解釋

李公麟是北宋時期的傑出畫家(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安徽舒城(今屬安徽桐城)人。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二、藝術成就

  1. 繪畫風格

    • 題材廣泛:涵蓋鞍馬人物、道釋、山水、花鳥、宮室等。
    • 白描技法:首創“白描”畫法,以流暢線描為主,不施色彩,被稱為“白描大師”。
    • 代表作:《五馬圖》是其存世名作,以精準的線條表現西域進貢駿馬及牽馬人形象。
  2. 書法造詣
    書法風格融合晉代與宋代名家風骨,尤以行書、楷書見長。

三、評價與影響

清代趙翼曾以詩句“白描神筆李公麟”贊譽其畫技(出自《題長椿寺九蓮菩薩畫像》),凸顯其在傳統線描藝術中的曆史地位。


如需更權威的學術資料,建議參考藝術史專著或博物館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伯夫捕告布子唱謀嘲風朝秀齒長瞅見待弊隊正杜權防絕罰神伏虎林覆落罡氣臯陸公善官止神行鬼籍漢爵罕物豪奸橫眉冷眼虹蜺黃本回來慧明回文嘉歆句除抗質來乃離辭柳籠栲栳龍翼録黃敏博牽帶乞抽扢叉起娘蛩岠瞿塘人亡政息入泮三孔三陰身命書館兒素靈損懷推介吞言咽理頑礦威陵無食子五嶽真形圖賢功閑官獬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