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宋 時稱用雌黃書寫的國史。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十:“ 太宗 時,史官 張洎 等撰 太祖 史,凡 太宗 聖諭及史官采摭之事,分為朱墨書以别之,此國史有朱墨本之始也…… 紹興 初, 趙相鼎 提舉再撰,又或以雌黃書之,目為黃本,然世罕傳。”
(2). 宋 時用黃紙印寫的書籍。《續資治通鑒·宋仁宗嘉祐五年》:“辛丑,三館、祕閣上所寫黃本書六千四百九十六卷,補白本書二千九百五十四卷。”
關于“黃本”的詳細詞義解釋如下:
“黃本”是宋代文獻中的專有名詞,包含兩種釋義:
雌黃書寫的國史
宋代史官用雌黃(礦物顔料)對國史内容進行校改或标注的版本。據陸遊《老學庵筆記》記載,宋太宗時期史官張洎等人編撰《太祖史》時,用朱墨兩色區分不同内容,黃本則始于紹興初年,趙鼎主持修訂時改用雌黃書寫,但因流傳稀少被稱為“世罕傳”。
黃紙印寫的書籍
宋代官方用黃紙印制的重要典籍,多用于存檔或特殊用途。例如宋仁宗嘉祐五年,三館、秘閣曾進獻黃本書六千餘卷,另有補白本書近三千卷,可見其規模。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記載,可參考《老學庵筆記》或《續資治通鑒》相關内容。
《黃本》是一個詞語,通常指的是一種出版物,特指舊時候的黃色封皮書籍。這類書籍内容多樣,包括小說、古籍、詩集等。
《黃本》的拆分部首是“黃”字的“黃”。根據漢字的書寫規則,該字的筆畫數為 12 畫。
《黃本》一詞來源于舊時候中國的出版業。在過去,由于技術原因,圖書印刷工藝相對較為簡單,常見的書籍封面多為黃色,因此這類出版物被稱為《黃本》。
《黃本》的繁體字為《黃本》。
在古時候,由于文字的傳承和演變,漢字的書寫形式經曆過一定的變化。關于《黃本》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字義和發音的一緻。
1. 他收集了很多珍貴的《黃本》古籍。
2. 這個書店有許多稀有的《黃本》小說。
3. 我喜歡閱讀古代文化方面的《黃本》。
1. 黃皮書:一種以黃色皮料封面裝訂的書籍。
2. 黃封面:書籍封面的一種常見顔色,多指舊時黃色封皮書籍。
3. 黃史:指曆史書籍中記載的故事和事件。
1. 黃皮書
2. 黃封面
暫無反義詞與《黃本》相關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