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無石子 ”。喬木名,産于 中東 沙漠地帶。樹形似柽,果實可食,亦可入藥。《周書·異域傳下·波斯》:“﹝ 波斯國 ﹞土出名馬及駞……無食子、鹽緑、雌黃等物。”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無石子,生 波斯國 ,呼為摩賊樹。高六七丈,圍八6*九尺。葉似桃葉而長,三月開花,白色,心微紅。子圓如彈丸,初青,熟乃黃白……入藥用。”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無食子》﹝集解﹞引 蘇恭 曰:“無食子生 西戎 沙磧間。樹似檉。”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無食子漢語 快速查詢。
無食子(讀音:wú sì zǐ),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沒食子樹(又稱“沒石子”),屬于殼鬥科栎屬植物。其果實或蟲瘿在傳統中藥中稱為“無食子”或“沒食子”。
特征:
來源:
《中國植物志》記載,該植物分布于中國西南及地中海地區,其蟲瘿富含鞣質,自古用于染色、制革及藥材 。
指由沒食子樹蟲瘿制成的幹燥藥材,始載于唐代《新修本草》。
性味與功效:
現代應用:
其提取物(沒食子酸)具抗菌、抗氧化活性,用于口腔護理及食品防腐 。
“無食子”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無食子指一種産于中東沙漠地帶的喬木(學名未明确),樹形似柽,果實可食,亦可入藥。其藥用部分實為沒食子蜂幼蟲寄生在沒食子樹幼枝上形成的蟲瘿(一種植物病理結構)。
形态與成分
藥用價值
性溫、味澀,無毒,具有溫中固氣、益血生精、和氣安神等功效,多用于中醫領域。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藥理研究,可參考《酉陽雜俎》《本草綱目》及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闇劣安怡白花避殿減膳伯公駁駿參輿呈進趁虛而入儲備糧春半瓷磚摧塌貸錢釘子耳提面訓發标房屋高閑割付供通盥槃鴻郤陂火珠首虎威賤蟲劍服叫真羁泊解骨九方堙俊客攬事冷子立陡陡密報拈輕怕重盤格蟠木評分皮靴仆仆風塵奇怪窮苦蛩蚊氈雀鷹趨近冉冉趨饒言韶靡師楷四轄俗豔條文挺直土約析辯邪呼偕作玺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