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録黃的意思、録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録黃的解釋

宋 時中書省承旨起草的一種文件。《宋史·職官志一》:“﹝中書省﹞承制畫旨以授門下省。令宣之,侍郎奉之,舍人行之,留其所得旨為底;大事奏禀得旨者為‘畫黃’,小事拟進得旨者為‘録黃’。”《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中書省、樞密院面奉宣旨,别以黃紙書,中書令、侍郎、舍人宣奉行訖,録送門下省為畫黃。受批降若覆請得旨及入狀得畫事,别以黃紙亦書宣奉行訖,録送門下省為録黃。” 宋 蘇轍 《論軟堰申三省狀》:“竊見中書省録黃北流軟堰事……候下手日,先将檢計到功料奏取指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録黃”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及構詞法分析。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2年版)記載,“録”通“錄”,指記載、抄寫,如《說文解字》中“錄,刻木錄錄也”,引申為文書或簿冊;而“黃”在古籍中可指代黃色紙張或官方文書,如唐代公文用黃麻紙書寫稱“黃敕”(《唐代官制研究》,中華書局,2010年)。故“録黃”可解作:古代以黃色載體記錄的官方文書或經謄抄的重要文件,多用于行政、律法領域。該詞在《辭海》(第七版)及《現代漢語詞典》中未單獨立項,推測屬特定曆史文獻中的專業術語。

網絡擴展解釋

“録黃”是宋代中書省處理政務時使用的一種文書形式,主要用于記載皇帝或朝廷的旨意。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録黃是宋代中書省承旨起草的官方文件,通常以黃紙書寫,用于記錄朝廷處理政務的決策。根據事務的重要性分為兩類:

    • 畫黃:用于記錄皇帝親自批複的重大事務(如軍事、人事等)。
    • 録黃:用于記載中書省拟定并經皇帝批準的一般性事務(如日常行政)。
  2. 曆史背景與流程
    中書省作為中央決策機構,在接到皇帝旨意後,由中書舍人起草文書。大事需奏禀皇帝,經禦批後形成“畫黃”;小事則由中書省拟辦,經皇帝同意後以“録黃”形式下發至門下省審核,最終由尚書省執行。

  3. 文獻出處
    《宋史·職官志》和《宋會要輯稿》明确記載其分類與流程。例如:“中書省承制畫旨以授門下省……大事為‘畫黃’,小事為‘録黃’。”

  4. 其他特征
    文件需用黃紙書寫并留存副本(“留底”),體現宋代政務文書的規範性和存檔制度。

總結來看,録黃是宋代行政體系中“小事”的标準化處理方式,反映了當時官僚系統高效運作的特點。

别人正在浏覽...

白絮辨解跛立稱薪而爨床箦鄧攸無子電視片獨活腭音發交風起雲蒸奉慰襆囊甘露滅含汙忍垢紅女白婆滑稽患咎瑚簋惠賜夥并簡澁較議錦念酒會卷簾門開晨诳曜癞頭蟆練識缭祭獠市臨谷流墜曆閱滿腹疑團茅茨濛汗綿遠内閑牛錄額真千山萬水騎軍麒麟種清軌窮兒暴富日度蜃竈十言四楞锏聳神酸漿特創亭育突頭突腦外感晚學嵬嵬赫赫無風作浪象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