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鬼籍的意思、鬼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鬼籍的解釋

猶鬼錄。《醒世恒言·小水灣天狐诒書》:“日夕憂慮,遂沾重疾,醫禱無效,旦夕必登鬼籍矣。” 清 唐孫華 《發粟行》:“青錢入手始書名,大半空名點鬼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鬼籍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三個核心層次:

一、陰間記錄亡者的名冊

指傳說中冥府記載死者信息的簿冊,相當于陽間的戶籍。此義項源于古代幽冥信仰,《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為“迷信者謂陰間記錄死人姓名的簿冊”。唐代文學中已有用例,如《全唐詩》載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詩:“想當陰鬼籍,載此血肉赀”,以“鬼籍”隱喻死亡記錄。

二、死亡的婉稱

引申為“死亡”的代稱,常見于古典文學。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章阿端》雲:“生潸然曰:‘端娘已登鬼籍矣’”,此處直指亡故狀态。宋代筆記《太平廣記·鬼二十八》載李佐文故事,亦以“在鬼籍”暗指人物已逝,反映該用法在唐宋時期的普及性。

三、除名或銷籍的隱喻

偶見于古籍中表示從正式名冊中剔除。明代《萬曆野獲編·科場二》批評科舉弊端時,用“使鬼籍無所容”喻指舞弊者當除名,此用法雖罕見,但凸顯詞彙的符號化延伸。

現代使用與語義邊界

當代漢語中,“鬼籍”主要用于文學、影視作品及宗教語境,保留“陰間名冊”本義;日常口語則幾乎不用其代指死亡。需注意與佛教“幽冥簿”、道教“黑簿”等類似概念區分,此類術語雖同屬冥籍體系,但文化來源及儀式功能各異。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全唐詩》(中華書局點校本)
  3. 《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4. 《太平廣記》(汪紹楹校注本)
  5. 《萬曆野獲編》(元明史料筆記叢刊)

網絡擴展解釋

“鬼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鬼籍”原指人死後名字從戶籍名冊中被劃去,引申為死亡的代稱。該詞由“鬼”(指亡魂)和“籍”(指戶籍或名冊)組成,字面意為“亡魂的名冊”。

二、出處與文學引用

  1. 古典文獻

    • 明代《醒世恒言·小水灣天狐诒書》中提到:“旦夕必登鬼籍矣”,形容病重将亡的狀态。
    • 清代唐孫華《發粟行》中寫道:“大半空名點鬼籍”,暗諷虛報名冊的現象。
  2. 現代用法
    在當代網絡文學中,《鬼籍》也被用作小說标題(作者施異,發表于起點網),但此用法與詞語本義無關。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詞彙

五、總結

“鬼籍”兼具字面與象征意義,既反映古代戶籍制度,也承載文學中對死亡的隱喻。需注意語境區分其本義與衍生用法。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醒世恒言》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覽...

班兵傍顧包幹制倉俗蠶食鲸吞楚纩待阙電氣化鐵路電熱毯典型化跌宕不覊丁夜短褐菲什風旱豐屋之過負重含汙哥巴文關啓果馔豪嘈紅絲石花鈴黃荊杖黃雀環繪飾魂常攪擾極變結不解緣接竈極口項斯金檠九畿軍帽沮懾客服壘門擄劫馬遊龍腼腆妙鍵凝和平脊妻公蚑行喘息阙下榮譽獎數番家順熟夙好挑兵提包聽用違年聞善無垢衣遐國蝦蟇子仙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