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告的意思、捕告的詳細解釋
捕告的解釋
逮捕罪犯,申報上官。《墨子·號令》:“禁無得舉矢書,若以書射寇,犯令者父母、妻子皆斷,身梟城上。有能捕告之者,賞之黃金二十斤。”
詞語分解
- 捕的解釋 捕 ǔ 捉,逮:捕捉。捕獲。捕殺。巡捕。緝捕。捕風捉影。 逮抓捉放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告的解釋 告 à 說給别人,通知:告谕。告知。告誡。告訴。報告。勸告。奔走相告。 向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告發。告狀。控告。 表明,請求:告老。告急。自告奮勇。 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出現:告成。告竭(宣布某種東
網絡擴展解釋
“捕告”是一個古代法律術語,其核心含義為逮捕罪犯并向上級申報。以下為詳細解釋:
-
基本詞義
由“捕”(逮捕)和“告”(告發)組成,指通過逮捕罪犯并向上級官府報告,使其受到法律制裁。例如《墨子·號令》中提到:“有能捕告之者,賞之黃金二十斤”,強調對成功捕告者的獎賞。
-
曆史背景與用法
該詞多見于先秦文獻,尤其是軍事或城防法令中。根據《墨子》記載,若有人違反禁令(如用箭書通敵),不僅犯罪者本人會被處決,其家屬也會受連坐處罰,而捕告者可獲得重賞。
-
詞義延伸
除字面含義外,“捕告”也隱含古代法律中的連坐制度和舉報激勵機制,反映了早期社會通過嚴刑峻法和利益驅動維護秩序的特點。
提示:該詞屬于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曆史語境中。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墨子》原文及漢代律法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捕告》是一個中文字詞,意味着捕捉并告發罪犯的行為。它由"捕"和"告"兩個部分組成。
"捕"的部首是"手",總共有8畫,表示人的手在捉住犯罪分子。
"告"的部首是"口",總共有7畫,表示向觸犯法律的人報告或指控。
《捕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早在《周禮·春官宗伯·卿士司馬唐虞書》中已經有相關的記載。
在繁體字中,"捕告"這個詞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捕告"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例如,有些文獻中使用了"捕诟"、"捕誥"等表示類似含義的字詞。
以下是一個使用《捕告》的例句:
他們成功捕告了賊匪,為社區帶來了安定。
一些與"捕告"相關的詞組有:"捕捉罪犯"、"告發犯人"、"抓捕罪犯"等。
一個近義詞是"揭發",意為揭露并公開錯誤或不道德的行為。
一個反義詞是"包庇",意為護短或保護罪犯,不将其暴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