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待弊的意思、待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待弊的解釋

(1).謂俟敵疲困。《三國志·魏志·陳泰傳》:“不如割險自保,觀釁待弊,然後進救,此計之得者也。”

(2).亦作“ 待斃 ”。等死。《新五代史·唐臣傳·任圜》:“然坐而待弊,曷若伏而俟命?” 明 梁辰魚 《浣紗記·交戰》:“還宜決戰以圖存,豈可束手以待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待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主要分為以下兩種:

一、基本含義與使用場景

  1. 等待時機,忍耐艱難
    該含義将“待弊”視為成語,由“待”(等待)和“弊”(困難、不順利)組成,指在困境中保持耐心,等待轉機。例如形容個人或團體在逆境中隱忍,伺機而動。
    出處:最早見于《莊子·秋水》,但具體篇章需進一步考證。

  2. 軍事策略:等待敵人疲困
    在曆史文獻中,“待弊”指通過拖延戰術消耗敵方力量,待其疲憊時再進攻。例如《三國志·魏志·陳泰傳》提到“觀釁待弊”,即觀察敵方破綻,等待其疲敝。


二、引申含義:被動等死

該詞也可寫作“待斃”,表示消極應對困境,坐等失敗或死亡。例如《新五代史》中“坐而待弊,曷若伏而俟命”,強調被動等死不如主動求生。
成語擴展:“坐而待弊”出自諸葛亮《後出師表》,比喻不采取積極措施應對危機。


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避免混淆。如需進一步考證文獻,可參考《三國志》《新五代史》等史書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待弊(dài bì)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等待進行檢驗或觀察以确定是否可行或適用。下面是更多關于待弊的相關信息: 待弊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待弊的第一個字“待” ,部首是“彳” (radical: 行) , 筆畫數為三;第二個字“弊”,部首是“弓” (radical: 弓) , 筆畫數為五。 待弊的來源: 待弊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魏策一·鄧骘說韓弊者》篇中。在古代,鄧骘講述了一個比喻故事,故事中有句話:“操弊害人,未可待弊;具彀者遂;不若待弊。”這裡,“待弊”的意思是需要等待觀察或檢驗。 待弊的繁體字:待弊的繁體字為「待弊」。 古時候漢字寫法:待弊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的字形和現在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待弊的例句: 1. 這個新産品還需要待弊才能确定是否投入市場。 2. 學校對新的教育實驗需要進行仔細待弊。 待弊的組詞:待弊并沒有常用的組詞搭配。 待弊的近義詞:試行、觀察、嘗試、檢驗。 待弊的反義詞:确定、執行、采納、成事。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