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待弊的意思、待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待弊的解釋

(1).謂俟敵疲困。《三國志·魏志·陳泰傳》:“不如割險自保,觀釁待弊,然後進救,此計之得者也。”

(2).亦作“ 待斃 ”。等死。《新五代史·唐臣傳·任圜》:“然坐而待弊,曷若伏而俟命?” 明 梁辰魚 《浣紗記·交戰》:“還宜決戰以圖存,豈可束手以待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待弊”是古漢語中的複合動詞,其含義可從構詞法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溯源 “待”表示等待、守候,“弊”通“斃”,指死亡或終結。《說文解字》釋“斃”為“頓仆也”,後引申為事物的消亡狀态。二字組合後,字面意為“等待終結”,常見于先秦典籍,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載“甯我待弊”,指戰略相持中等待敵方力量衰竭的戰術。

二、引申應用

  1. 軍事策略:指通過持久對峙消耗敵方戰鬥力,見于《孫子兵法》注疏中的“待弊之術”,強調以逸待勞的制勝原則。
  2. 哲學思辨:道家典籍中引申為順應自然規律,如《淮南子》所述“待弊而興”,主張觀察事物發展周期後采取行動。
  3. 文學意象:唐宋詩文中多作“待弊寒蟬”等意象,喻指時令變遷或人生際遇,如李商隱《詠蟬》中“徒勞恨費聲,待弊西風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屬罕用詞彙,僅見于專業古籍研究領域。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21修訂版)将其列為二級詞目,建議使用者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

“待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主要分為以下兩種:

一、基本含義與使用場景

  1. 等待時機,忍耐艱難
    該含義将“待弊”視為成語,由“待”(等待)和“弊”(困難、不順利)組成,指在困境中保持耐心,等待轉機。例如形容個人或團體在逆境中隱忍,伺機而動。
    出處:最早見于《莊子·秋水》,但具體篇章需進一步考證。

  2. 軍事策略:等待敵人疲困
    在曆史文獻中,“待弊”指通過拖延戰術消耗敵方力量,待其疲憊時再進攻。例如《三國志·魏志·陳泰傳》提到“觀釁待弊”,即觀察敵方破綻,等待其疲敝。


二、引申含義:被動等死

該詞也可寫作“待斃”,表示消極應對困境,坐等失敗或死亡。例如《新五代史》中“坐而待弊,曷若伏而俟命”,強調被動等死不如主動求生。
成語擴展:“坐而待弊”出自諸葛亮《後出師表》,比喻不采取積極措施應對危機。


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避免混淆。如需進一步考證文獻,可參考《三國志》《新五代史》等史書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愛果本子賓格沖融傳宣楚幕存疑大科豆花放鹢範晔妃呼豨港埠海浦紅頭子胡服交交關關假佐雞飛狗走驚走矜慎開歲看驗藍瑩瑩類群兩宋志傳令邦路岐人毛施淑姿彌龍歐冶劍佩玦仆纍凄黯遷風前前後後秋播企足矯首鳍足目軟節三瓜兩棗蜃蛤懾息蜀紅水文傱萃瑣闼貪戀它它藉藉聽覽危死校缗潇森謝箋屑如謝帖燮務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