罡氣的意思、罡氣的詳細解釋
罡氣的解釋
道教語。剛勁之氣。 清 袁枚 《新齊諧·吹銅龍送枉死魂鍋上有守飯童子》:“﹝鬼﹞又怕大風,風起時,必伏地,不能行,因風大即帶有罡氣,風著鬼體,其重如山。”《天雨花》第五一回:“﹝寶劍﹞一得人血,分外光明,能去能返,也隻趁着本人一股罡氣而行。”
詞語分解
- 罡的解釋 罡 ā 〔天罡〕古星名,即北鬥七星的柄。 〔罡風〕道教稱高空的風,現有時指強勁的風。亦作“剛風”。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編號:
- 氣的解釋 氣 (氣) ì 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 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 自然界寒、暧、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 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 人的精神狀态:氣
網絡擴展解釋
“罡氣”是道教術語,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和延伸解釋:
-
基本定義
罡氣指道教中的剛勁之氣,也引申為浩然正氣。其名稱源于北鬥星柄(古稱“天罡”),象征與天地自然相通的能量。
-
修煉關聯
道教認為罡氣可通過特定修煉獲得,例如在子、午、卯、酉四個時辰(對應四象中的太陽、少陽、太陰、少陰)進行吐納,使内氣與天道感應質變。修煉強調順應自然規律,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态。
-
文學與民俗表現
清代文獻中,罡氣被描述為具有克制邪祟的特性。例如:
- 袁枚《新齊諧》提到大風蘊含罡氣,可使鬼魂無法行動;
- 《天雨花》中寶劍憑借罡氣“能去能返”,呼應了罡氣與兵器的關聯。
-
現代應用
在武俠文化中,罡氣常被藝術化,表現為護體真氣或攻擊性内勁,但這一概念已脫離道教原義,更多屬于文學創作元素。
罡氣兼具哲學與神秘色彩,既體現道教對自然能量的抽象認知,也在民俗和文學中衍生出驅邪、護身等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罡氣(gāng q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罒(網字頭)和氣(氣字旁)。它來源于古代漢字,是傳統的漢字寫法。在繁體字中,罡氣的寫法保持不變。這個詞通常指的是人體内部的精氣神,也可以表示人們的氣勢或力量。
以下是一些關于罡氣的例句:
1. 這個武術家身上散發着強大的罡氣。
2. 他的罡氣讓對手感到嚴峻的壓力。
與罡氣相關的組詞和近義詞包括:氣勢、氣魄、氣場。這些詞語都描述了人或事物散發強大的能量或力量。
反義詞可以是柔弱、孱弱等詞語,表示相反的含義。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