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憭栗的意思、憭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憭栗的解釋

亦作“ 憭栗 ”。凄涼貌。《楚辭·九辯》:“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将歸。” 洪興祖 補注:“憭慄,猶悽愴也。” 宋 文同 《哭仲蒙·臨高》:“憯憭栗兮臨清秋,坌憒兮紛予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章阿端》:“家人益懼,勸生他徙。生不聽,而塊然無偶,憭慄自傷。” 鄭澤 《嘤求草題詞》:“秋士每多悲,憭慄動哀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詞典釋義:憭栗

“憭栗”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形容凄涼、悲傷或寒冷引發的戰栗感。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核心含義:凄涼悲傷而戰栗

    • 該詞最早見于《楚辭·九辯》:“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将歸。”漢代王逸注解為:“憭栗,猶悽怆也。”可見其本義指内心因悲怆、孤獨(如遠行、送别)而産生的凄涼、哀傷之情,并伴隨身體上的顫抖或寒栗感。
    • 杜甫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寫道:“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北轅就泾渭,官渡又改轍。……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瑤池氣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歡娛,樂動殷膠葛。……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阙。……聖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栗。……況聞内金盤,盡在衛霍室。……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怅難再述。……北轅就泾渭,官渡又改轍。……群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撐聲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入門聞號咷,幼子饑已卒。……吾甯舍一哀,裡巷亦嗚咽。……所愧為人父,無食緻夭折。……豈知秋禾登,貧窭有倉卒。……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撫迹猶酸辛,平人固騷屑。……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其中雖未直接使用“憭栗”,但其描繪的嚴寒、悲苦場景所引發的感受,正是“憭栗”一詞所要表達的意境。後世注家常以此詩情境诠釋“憭栗”的深層含義,即由外在嚴寒與内心悲苦交織引發的強烈身心戰栗。
  2. 引申含義:寒冷引發的戰栗

    • 由于“栗”本身有“因寒冷或恐懼而發抖”的意思(如“不寒而栗”),“憭栗”也常用來形容因寒冷而産生的身體顫抖。這種寒冷可以是物理上的低溫,也可以是由内心的悲涼感引發的生理反應。杜甫詩中描繪的嚴寒環境與内心的悲怆交織,正是這種雙重含義的體現。
  3. 詞義構成分析

    • 憭 (liáo): 本義有“明白”、“聰慧”之意(如“憭解”),但在“憭栗”一詞中,取其“悲恨”、“怅惘”的引申義。王念孫《廣雅疏證》認為“憭”在此語境下與“憀”(liáo,意為悲恨)相通。
    • 栗 (lì): 本義指栗子樹或栗子,後假借為“慄”,表示因寒冷、恐懼或激動而發抖。
    • 組合: “憭栗”作為雙音節詞(聯綿詞的一種),其整體意義并非兩個單字義的簡單相加,而是融合了悲涼(憭)與戰栗(栗)的雙重感受,形成一種形容身心俱受創、凄怆顫抖的狀态。

“憭栗”是一個帶有濃厚文學色彩的古語詞,主要形容由内心極度的凄涼、悲傷或外在的嚴寒所引發的身體與心靈共同戰栗的狀态。其核心在于表達一種深切的悲苦與寒栗交織的複雜感受。

網絡擴展解釋

“憭栗”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 哀怆凄涼
    讀音為liáo lì(),源自戰國時期宋玉《九辯》中的“憭栗兮若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将歸”。此處的“憭栗”形容人在離别或感懷時的悲涼心境,帶有蕭瑟、孤寂的意境。例如秋風蕭瑟的場景常引發此類情感。

  2. 因恐懼而發抖
    現代用法中,讀音為liǎo lì(),多作成語使用,表示因害怕、緊張而身體顫抖的狀态。如面對突發危險時“渾身憭栗”,強調生理上的戰栗反應。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搬舌頭報館嘗敵秤杆初鐘粗才盜不過五女門盜迹彫菰棣棠東躲西跑逗耍方凡徒風刺鳳戢風癩撫順市工賊果菜盍朋簪話口兒華藕呼不給吸葷羶焄羶稷蜂社鼠九死不悔抗絕庫本吏兵流赮渌池緑呢大轎眉開眼笑皿金内記名排車潘車樸潔貧妾前緣愆則潛跱騎箕翼棄力蹂若軟卧襦袍垧林省循石黃隨摺袒膊添房抟垸窊隆韋褲布被威形汙附霞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