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徒的意思、凡徒的詳細解釋
凡徒的解釋
猶言平常人。 唐 崔國輔 《上何都督履光書》:“ 國輔 常見君公有謀贊之能,明恤之量,敢以大雅之道而事君公,殊不知君公凡徒見待。”
詞語分解
- 凡的解釋 凡 á 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凡。凡庸。凡夫俗子。 指人世間(宗教或迷信的說法):凡塵。凡心。 所有的:凡年滿十八歲的公民,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凡是。 總共:全書凡二十八卷。 大概,要略:大凡。凡例。
- 徒的解釋 徒 ú 步行:徒步。徒涉。 空:徒手。 白白地:徒然。徒勞無益。 隻;僅僅:家徒四壁。 從事學習的人:徒弟。徒工。學徒。師徒。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黨徒。 人(多指壞人):匪徒。暴
網絡擴展解釋
“凡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凡徒”由“凡”(普通、一般)和“徒”(人)組成,字面意義為“平常人”,強調與“高人”“英才”的對比。
二、來源與用法
- 文獻出處:最早見于唐代崔國輔的《上何都督履光書》,原文為:“殊不知君公凡徒見待”。此句通過“凡徒”表達對對方以普通人态度相待的意外。
- 語境功能:
- 可褒義使用,如形容人謙遜低調;
- 也可貶義使用,暗指平庸或能力不足。
三、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凡徒”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褒貶傾向。例如:“他雖自诩凡徒,實則有驚世之才。”(此處為褒義)。
四、其他補充
- 注音:拼音為fán tú,注音符號ㄈㄢˊ ㄊㄨˊ。
- 字形結構:“凡”為獨體字,“徒”為左右結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唐代崔國輔的相關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凡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指常人、平凡之人。《凡徒》的拆分部首是“幾”和“彳”,其中,“幾”表示人物,“彳”表示行走。《凡徒》的筆畫數是6畫。
這個詞語的來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測它起初是用來描述沒有出衆才華或特殊能力的普通人。在繁體字中,“凡徒”的寫法仍然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些變化,但是《凡徒》一詞的寫法大緻相同,沒有太大變動。
以下是一些關于《凡徒》的例句:
1. 他雖然隻是個凡徒,但是憑着勤奮和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把自己看作是凡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3. 在他眼中,自己隻是一個普通的凡徒,沒有什麼特别之處。
根據《凡徒》這個詞語,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比如:凡夫庸俗、凡人平凡、凡夫俗子等。與《凡徒》意義相近的詞語有:普通人、常人、平庸之輩等。而與《凡徒》意義相反的詞語則包括:才子佳人、非凡人物、非常人等。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