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秤杆的意思、秤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秤杆的解釋

[the arm(beam)of a steelyard] 杆秤上标有刻度單位的木杆部分,起支持物重和秤砣的作用,并在計量後标示出重量

詳細解釋

杆秤的木杆。杆秤的組成部分,上面鑲有計量的金屬秤星。也有把杆秤叫秤杆的。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三:“平衡便像是用秤杆去秤量青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秤杆”是傳統杆秤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稱量物體重量,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結構與功能 秤杆通常由木質或金屬制成,主體為長杆狀,表面刻有星形刻度(秤星)。其功能通過三部分實現:

  1. 秤鈎/秤盤:懸挂或放置被稱物;
  2. 提紐:作為支點,通過改變位置可調節量程精度;
  3. 秤砣:通過移動位置與物體重量平衡,結合秤星刻度确定重量。

二、曆史演變 據記載,杆秤最早由魯班設計,初始刻13星(對應北鬥七星+南鬥六星),定13兩為1斤。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增加福、祿、壽三星,改為16兩制,賦予「缺斤短兩會折損福壽」的道德警示。

三、文化象征

  1. 成語寓意:比喻雙方力量或地位的平衡狀态(如「勢均力敵」);
  2. 吉祥符號:現代飾品設計中常以「稱心如意」諧音表達祝福;
  3. 教育載體:用作誠信教育的實物教具。

四、技術原理 基于杠杆平衡公式: $$ F_1 times L_1 = F_2 times L_2 $$ 其中$F_1$為物體重量,$L_1$是物體到提紐距離;$F_2$為秤砣重量,$L_2$為秤砣到提紐距離,通過調節$L_2$實現稱重。

注:更多曆史細節可參考的考古溯源,技術原理詳見的工程應用案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秤杆是用于測量物體重量的一種工具,由秤和杆組成。秤是用于稱量物體重量的部分,杆是連接秤和物體的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秤:由禾部和白部組成,共2筆。 - 杆:由木部組成,共4筆。 來源: 秤杆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用秤杆來衡量和交易物品的重量,是經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隨着時間的推移,秤杆逐漸演變成為現代的電子秤等各種形式的自動稱重設備。 繁體: 秤杆的繁體字為「秤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秤杆的寫法略有不同。秤是由「⺾」和「易」組成,杆是由「木」和「單岡」組成。 例句: 1. 商店裡的秤杆非常準确,可以幫助我們稱量出需要的物品重量。 2. 他用秤杆将黃金分成相等的兩份。 組詞: 秤身、秤頭、秤鈴、秤台 近義詞: 秤子、天平 反義詞: 輕杆、輕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