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憭栗的意思、憭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憭栗的解释

亦作“ 憭栗 ”。凄凉貌。《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洪兴祖 补注:“憭慄,犹悽愴也。” 宋 文同 《哭仲蒙·临高》:“憯憭栗兮临清秋,坌憒兮纷予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家人益惧,劝生他徙。生不听,而块然无偶,憭慄自伤。” 郑泽 《嘤求草题词》:“秋士每多悲,憭慄动哀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词典释义:憭栗

“憭栗”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形容凄凉、悲伤或寒冷引发的战栗感。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核心含义:凄凉悲伤而战栗

    • 该词最早见于《楚辞·九辩》:“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汉代王逸注解为:“憭栗,犹悽怆也。”可见其本义指内心因悲怆、孤独(如远行、送别)而产生的凄凉、哀伤之情,并伴随身体上的颤抖或寒栗感。
    • 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道:“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其中虽未直接使用“憭栗”,但其描绘的严寒、悲苦场景所引发的感受,正是“憭栗”一词所要表达的意境。后世注家常以此诗情境诠释“憭栗”的深层含义,即由外在严寒与内心悲苦交织引发的强烈身心战栗。
  2. 引申含义:寒冷引发的战栗

    • 由于“栗”本身有“因寒冷或恐惧而发抖”的意思(如“不寒而栗”),“憭栗”也常用来形容因寒冷而产生的身体颤抖。这种寒冷可以是物理上的低温,也可以是由内心的悲凉感引发的生理反应。杜甫诗中描绘的严寒环境与内心的悲怆交织,正是这种双重含义的体现。
  3. 词义构成分析

    • 憭 (liáo): 本义有“明白”、“聪慧”之意(如“憭解”),但在“憭栗”一词中,取其“悲恨”、“怅惘”的引申义。王念孙《广雅疏证》认为“憭”在此语境下与“憀”(liáo,意为悲恨)相通。
    • 栗 (lì): 本义指栗子树或栗子,后假借为“慄”,表示因寒冷、恐惧或激动而发抖。
    • 组合: “憭栗”作为双音节词(联绵词的一种),其整体意义并非两个单字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融合了悲凉(憭)与战栗(栗)的双重感受,形成一种形容身心俱受创、凄怆颤抖的状态。

“憭栗”是一个带有浓厚文学色彩的古语词,主要形容由内心极度的凄凉、悲伤或外在的严寒所引发的身体与心灵共同战栗的状态。其核心在于表达一种深切的悲苦与寒栗交织的复杂感受。

网络扩展解释

“憭栗”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 哀怆凄凉
    读音为liáo lì(),源自战国时期宋玉《九辩》中的“憭栗兮若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此处的“憭栗”形容人在离别或感怀时的悲凉心境,带有萧瑟、孤寂的意境。例如秋风萧瑟的场景常引发此类情感。

  2. 因恐惧而发抖
    现代用法中,读音为liǎo lì(),多作成语使用,表示因害怕、紧张而身体颤抖的状态。如面对突发危险时“浑身憭栗”,强调生理上的战栗反应。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白衣冠辩察变服标题丑娸辞岁蜂饧覆篑宫醪钩舌狗爪子归咎诡人翰素黑石红米鐄鐄花拳绣腿翽翽浑浑噩噩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谏笋界地急来抱佛脚谨閲旧中国拘究蒟蒻林闾柳胶六井龙化落力明亮亮慕容牛表偏美褰举情贤青葽祛蠹除奸儴佉日常缛丽赏觌生翠盛积实确试验田鲐顔特卖筒炙妥贴未然文债诬胁翔旝线性表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