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抱的意思、心抱的詳細解釋
心抱的解釋
(1).猶襟抱,心懷。《魏書·樂志》:“苟有一毫所得,皆關心抱,豈必要經師授然後為奇哉!” 唐 皮日休 《盧徵君》詩:“而于心抱中,獨作 羲皇 地。”
(2).方言。新婦的俗稱。 清 鈕琇 《觚賸·語字之異》:“ 粵 中語少正音,書多俗字,如謂平人曰狫,謂新婦曰心抱。”
(3).稱兒媳。
詞語分解
- 心的解釋 心 ī 人和高等動物體内主管血液循環的器官(通稱“心髒”):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中央,樞紐,主要的:心腹。中心。 習慣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況,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曠神
- 抱的解釋 抱 à 用手臂圍住:擁抱。抱小孩兒。合抱。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進取)。 圍繞,環繞:山環水抱。抱廈(房屋前面加出來的門廊,亦指後面毗連的小房子)。 胸懷願望,志向:抱負。 心裡存着,懷有:抱怨。抱
專業解析
“心抱”是漢語中的方言詞彙,主要通行于粵語地區,詞義與“兒媳”相關。根據《廣州方言詞典》及《漢語方言大詞典》的釋義,其含義可細分為以下三方面:
-
基本詞義
指“兒子的妻子”,即傳統家庭結構中的兒媳。例如:“佢心抱好孝順”(他的兒媳很孝順)。
-
詞源考據
該詞為古漢語詞彙的方言存留。先秦文獻中“抱”通“媬”,意為“養育、保護”,後衍生出“承擔家族責任”的語義,“心抱”即指“以心力承擔家族事務的女性”。
-
語境用法
需注意其語用限制:
- 地域性:僅用于粵語、客家話等方言區;
- 情感色彩:中性詞,但現代年輕群體更傾向使用“新抱”替代;
- 搭配對象:常與“家公”(公公)、“家婆”(婆婆)對舉,如“家公家婆同心抱住”(公婆和兒媳同住)。
※ 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及《廣州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的權威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心抱”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一、基本含義
- 襟抱/心懷
指人的胸懷或内心情感,常用于文學表達。例如:
- 唐代皮日休在《盧徵君》中寫道:“而于心抱中,獨作羲皇地”,強調内心的純淨境界。
- 宋代陸遊的“丹心抱忠貞”,則用“心抱”表達忠誠的情懷。
二、方言用法
- 新婦的俗稱
主要在粵語等方言中使用,意為“新娘子”或“兒媳”。例如清代鈕琇《觚賸》記載:“粵中謂新婦曰心抱”。現代仍保留在部分地區的口語中,如“夜晚到,祥雲飄來如意到,福霧散下舒心抱”,這裡的“舒心抱”暗含對新婚生活的祝福。
三、文學與曆史用例
- 詩詞中的意境延伸
古代詩人常借“心抱”營造意境,如:
-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表達隱忍的情感。
- 南北朝江淹的“镂顔子于心抱”,則指對聖賢思想的崇敬。
現代使用
如今,“心抱”的“心懷”義項多用于書面語或仿古表達,而方言用法在粵語地區仍有留存,但使用頻率較低。需注意語境,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跋履背璚本秩筚篥禀從伯昌草鞋費趁搭典雇發铏分毫福柄父王詭越過兒郭巨埋兒夾裆解折緝獲積簡充棟經官動府盡命黋朗鑛璞曠奇來派連嶂禮祠立時三刻六部魯靈光牛馬走皮艦青巾校尉穹隆勸導取問熱悶任所喪冠散意深拱十世單傳首禾順聽鐵門限同心藕退暮讬援忘卻王義韋絃文刺兀立瞎掰香印灦煥仙機獻曝之忱小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