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曠世少有。 宋 歐陽修 《書懷感事寄梅聖俞》詩:“ 次公 才曠奇,王霸馳筆端。”
“曠奇”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曠奇”指事物或人才異常奇特、稀世罕見,強調超越尋常的獨特性。例如形容某人的才華或某物的特質極為出衆,世間少有。
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例如:
“次公才曠奇,王霸馳筆端。”
——宋·歐陽修《書懷感事寄梅聖俞》
以上信息綜合了詞典釋義及文學用例,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曠奇》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非常奇特、罕見,與平常的事物相差甚遠。
《曠奇》的部首是日字旁,筆畫數為12。
《曠奇》一詞最早出現于《西遊記》這部中國古代神魔小說中。《曠奇》有時也可用來形容前所未見的奇觀。
《曠奇》的繁體字為「曠奇」。
在古代,「曠奇」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意義相同。
1. 這個古城的建築風格真是曠奇,别具一格。
2. 她的發明被稱為科技史上的曠奇之作。
3. 這幅畫展現了一幅曠奇的景象,讓人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1. 曠世:意為非常罕見、超越一般的,用來形容事物、人物等。
2. 曠日:意為長時間、很久,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3. 奇特:意為與尋常不同,獨特而古怪。
1. 罕見:意為不常見,比較少見。
2. 奇異:意為與平常不同,神秘而不可思議。
3. 異象:意為非常特殊的景象,超出尋常。
1. 平凡:意為很普通,與尋常相同。
2. 尋常:意為常見,與非常奇特相反。
3. 普通:意為平凡、尋常,與特殊不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