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伯昌的意思、伯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伯昌的解釋

即 周文王 。姓 姬 ,名 昌 。 纣王 時為西方諸侯之長,號 西伯 ,故稱。《楚辭·天問》:“ 伯昌 號衰,秉鞭作牧。” 王逸 注:“ 伯昌 ,謂 文王 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伯昌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語義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構成 "伯"在商周時期指代爵位等級,《漢語大詞典》記載"伯"為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三等,多授予諸侯國君主或部族首領。"昌"本義為光明興盛,《說文解字》釋作"美言也",後引申為昌盛、賢明之義。

二、專指周文王 在曆史文獻中,"伯昌"特指周文王姬昌。《史記·周本紀》記載其受商纣王冊封為"西伯",故後世以"伯昌"代稱。該稱謂既包含其爵位身份(西伯),又涵蓋本名(昌),屬于典型的谥號與姓名的組合式尊稱。

三、文化意象延伸 儒家典籍《尚書·無逸》記載"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通過"伯昌"指代勤政賢明的君主形象。唐代李白《贈闾丘處士》詩句"如逢渭川獵,猶可帝王師"中的隱喻,亦延續了該詞的政治文化内涵。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主要作為曆史人物代稱使用,常見于學術研究及文學創作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伯昌”一詞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伯昌”指周文王姬昌,商纣王時期被封為“西伯”(西方諸侯之長),故稱“伯昌”。


二、曆史與文獻依據

  1. 身份背景
    周文王姬昌是周朝奠基者,商纣王時期統領西方諸侯,推行仁政,為滅商奠定基礎。
  2. 文獻記載
    《楚辭·天問》提到:“伯昌號衰,秉鞭作牧”,東漢王逸注解:“伯昌,謂文王也”。

三、作為人名的寓意

現代取名中,“伯昌”結合了“伯”的尊貴與“昌”的繁榮之義,寓意正直、興盛。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周本紀》或《楚辭》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邦君半塗報馬冰雪殡埋鼻蕋逋租國長城籌碗出獵從臣打光棍頂冒洞度鈍惛放礮燔玉詭蹇诃诋回睹揮掃穢史簡籍頰食軍蔭開廠溜淌髗骨馬草脈縷罵說蜜不齒蜂弄癡辟空潛熱清醑丘成桐曲先生人影三點會山人生殺與奪神虬舍棄師舶時绌舉盈侍人似若天閃龆丱望候網巾尪瘵宛骝頑笑猬起鷄連黠惠先媪屑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