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分毫的意思、分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分毫的解釋

形容極細微或極少量。 漢 傅毅 《七激》:“涔養之魚,膾其鯉魴,分毫之割,纖如髮芒。”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盈乎萬鈞,必起於錙銖,竦秀淩霄,必始於分毫。”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覬覦分毫,錙銖必較,素所鄙夷,而弗屑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分毫”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fēn háo,其核心含義是形容極細微或極少量,常用于強調事物在數量、程度或差異上的微小性。

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 指極小的數量或細微的差異,如“分毫不差”“不差分毫”。
    • 古代文獻中,“分”和“毫”均為極小的計量單位(“毫”為千分之一厘),組合後強化了“極小”的語義。
  2. 詞源與用法

    • 最早見于漢代傅毅《七激》:“分毫之割,纖如發芒”,形容切割的精細。
    • 晉代葛洪《抱樸子》以“分毫”比喻事物的積累需從微小開始。
    • 現代多用于否定或強調精準,如“分毫不取”“分毫未減”。
  3. 近義詞與例句

    • 近義詞:毫發、絲毫、毫厘、秋毫。
    • 例句:
      • “他計算得分毫不差。”
      • “地震也難以撼動分毫。”

應用場景:

通過多源文獻和實際用例可見,“分毫”在古今語境中均承載着“極小量”的核心語義,適用于強調精準或微小的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分毫:意思、部首和筆畫

意思

分毫是漢語詞彙,表示非常微小的數量或程度,即極小、微不足道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分毫的拆分部首是刀,它在漢字中作為左邊的部分。由于分毫是個簡單的詞語,隻有兩個筆畫,因此書寫起來比較簡單。

來源與繁體

分毫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這部古籍中,使用的是古代漢字的形式。現代漢字簡化後,繁體字「份毫」已經不再使用,隻用簡體字「分毫」來代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分毫的「分」字的形狀與現在的相似,但類似一個手拿分割線的象征。而「毫」字在古代将小量的毛發形狀與豪傑相配。

例句

1. 他不分毫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2. 小事情不值得大驚小怪,分毫都不必介意。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毫不、分外

近義詞:微不足道、無關緊要

反義詞:巨大、重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