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熱又悶。《情變》第三回:“那熱氣直撲過來,熱悶得幾乎氣都喘不出了。” 許傑 《病中的覺解》:“ 大正 一個人躺在床上,空氣仍有些熱悶,而蚊子也擾得令人煩心。”
形容心情不暢快。 艾蕪 《南行記·我的旅伴》:“終天聽着烏鴉叫,人也就更加感到熱悶。” 許傑 《改嫁》:“﹝她﹞便想抱她出去到鄰舍人家去閑談一回,散散心頭的熱悶。”
“熱悶”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物理環境描述
指天氣炎熱且空氣不流通,導緻悶熱不適的狀态。例如:夏季高溫潮濕時,室内外環境或身體感受均可形容為“熱悶”。
心理狀态比喻
引申為心情壓抑、煩悶不暢快,常與外部環境或情緒困擾相關。例如:文學作品中将孤獨、焦慮等情緒比作“熱悶”。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法,可參考滬江詞典和漢典的權威解析。
熱悶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空氣濕熱、不流通、給人一種沉悶、不舒適的感覺。
熱悶這個詞的部首是火,總共有8個筆畫。
熱悶一詞來源于漢語,是由形容詞“熱”和形容詞“悶”組成的。在繁體字中,熱悶的寫法為熱悶。
古時候,漢字“熱”寫作 “灬” ,“悶”寫作 “門”。
1. 夏天的下午,房間裡沒有空調,感覺非常熱悶。
2. 雨後的森林一片熱悶,空氣中彌漫着潮濕的氣息。
1. 熱悶天氣
2. 炎熱而悶熱
3. 熱悶的空氣
1. 濕熱
2. 悶熱
3. 悶熱
1. 涼爽
2. 清爽
3. 舒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