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鑛璞的意思、鑛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鑛璞的解釋

亦作“ 鑛樸 ”。亦作“ 鑛鏷 ”。未經煉制的銅鐵礦石。《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精煉藏於鑛樸。”一本作“ 鑛璞 ”。 李周翰 注:“鑛璞,謂金石相和未理者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勗學》:“簸揚埃穢,雕鍛鑛璞。”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金玉之磨瑩,自美其鑛璞。” 宋 葉適 《上趙運使》:“取金於山,嗟鑛鏷之既隱;食鹽於海,嗟滋味之不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鑛璞”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複合詞,需從單字本義與組合邏輯進行解析。“鑛”為“礦”的異體字,本義指未經冶煉的金屬礦石,《說文解字》釋其“銅鐵樸石也”,即埋藏于地層中的原始金屬礦石。“璞”則特指蘊藏玉質的石胚,《韓非子·和氏》記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陸德明釋文引《字林》注“璞,玉未治也”。二字連用構成偏正結構,“鑛璞”可理解為:尚未經過人工開采冶煉的天然礦石,尤指包裹着玉質的原生态礦岩。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被歸入礦物學術語範疇,強調地質結構中天然形成的礦物原始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

“鑛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字面構成

    • 鑛:同“礦”,指未經冶煉的金屬礦石。
    • 璞:指含玉的石頭或未雕琢的玉石,引申為天然質樸的狀态。
    • 組合後意為“未加工的礦石與玉石”,強調天然未理的狀态。
  2. 具體釋義
    根據文獻記載,“鑛璞”多指銅鐵等金屬礦石(如《文選》注“金石相和未理者”),或泛指未經冶煉、雕琢的礦物原石。


二、文獻用例與引申

  1. 古代典籍中的用法

    • 晉代葛洪《抱樸子》用“雕鍛鑛璞”比喻對原始材料的加工。
    • 北齊顔之推以“金玉之磨瑩,自美其鑛璞”說明天然材質需經打磨方能顯價值。
  2. 象征意義
    該詞常被引申為“人的質樸本性”或“事物的原始狀态”,如“返璞歸真”即源于此意象。


三、相關詞彙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文選·四子講德論》《抱樸子·勗學》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拗斷焙幹步步高升布新裁書彩舟逞嬌鬥媚蟲葉成字垂珠春浦慈母服貸償道士鵝大洲東繇肚兜笃嬾咄叱耳熟能詳販私奉祠撫髀更適灏瀁賀旦和上黃門驸馬毀瘁活受戶限為穿偈句驚唬積邪繼緒卷頭語康成狂稺老我擂搥良農馬掌鐵悶倦迷霧破朵畎畆卻絕榮獲善文能武審時度勢慎始慎終審音式谷爽靈睡僊探春枉訪物極将返無所謂詳肯諧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