緝獲的意思、緝獲的詳細解釋
緝獲的解釋
[apprehend] 拿獲;查獲
緝獲在逃罪犯
緝獲走私貨物
詳細解釋
偵緝捕獲。《醒世恒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縧》:“到次日,知縣早衙,地方解進去稟道:‘ 非空菴 尼姑俱躲在 極樂菴 中,今已緝獲,連 極樂菴 尼姑通拿在此。’” 清 林則徐 《密拿漢奸劄稿》:“或謂其因緝獲過嚴,緻被挾仇誣陷者。” 許地山 《危巢墜簡·無憂花》:“我給你說,現在局裡存着一大宗緝獲的私貨和違6*禁6*品。”
詞語分解
- 緝的解釋 緝 (緝) ī 把麻析成縷連接起來:緝麻。 搜捕,捉拿:緝訪。緝私。緝捕。通緝。偵緝。 古同“輯”,收集。 緝 (緝) ī 一種縫紉方法,一針對一針地縫:緝鞋口。緝邊兒。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獲的解釋 獲 (獲⑤穫) ò 打獵得到的禽獸:獵獲。 得到,取得:獲得。獲獎。獲悉。如獲至寶。 古代對奴婢的賤稱:臧獲。 能得到機會或空閑:不獲面辭。 收割莊稼:收獲。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緝獲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緝獲(jī huò)指司法機關依法查獲違禁物品或逮捕犯罪嫌疑人,強調通過偵查手段取得成果。該詞由“緝”(搜查、捉拿)和“獲”(得到、擒住)構成,凸顯行動的目的性與結果性。
釋義要點
-
查扣違禁品
指執法部門在行動中查繳毒品、走私貨物等非法物品。例如:“海關緝獲一批瀕危野生動物制品。”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589頁。
-
逮捕嫌疑人
特指對在逃人員或犯罪嫌疑人的捕獲行動。例如:“警方跨省緝獲潛逃多年的通緝犯。”
來源:《法學大辭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1021頁。
-
司法程式性
強調依法定程式實施,區别于普通“查獲”,隱含主動偵查性質。如:“緝獲過程需符合刑事訴訟證據規則。”
來源:《漢語大詞典》(縮印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第13407頁。
權威用例
- 法律文書:常見于公安機關通報(如“緝獲冰毒5公斤”)或判決書(“被告人于現場被緝獲”)。
- 新聞報道:多用于描述重大案件破獲成果,如“邊境緝獲特大走私團夥”。
參考資料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鄒瑜. 法學大辭典.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3.
- 羅竹風.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7.
網絡擴展解釋
“緝獲”是一個動詞,指通過偵查、搜查等手段捕獲(人或物)或查獲(違禁品等),常用于法律、執法等正式語境。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 拼音:jī huò(注意“緝”不讀qì)。
- 核心含義:通過行動捕獲目标或查獲違禁品,如“緝獲罪犯”“緝獲走私貨物”。
2.用法與語境
- 現代用法:多指執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逃犯的抓捕,或對非法物品(如毒品、走私品)的查獲。例如:“警方在行動中緝獲大量贓款”。
- 古代用法:明清小說中已有使用,如《醒世恒言》提到“緝獲尼姑”,《儒林外史》中官府“添差拿獲”。
3.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捕獲、查獲、拿獲。
- 區别:“緝獲”更強調通過偵查手段的主動性,如“緝獲走私團夥”;而“查獲”側重發現并沒收物品,如“查獲假酒”。
4.權威性與注意事項
- 權威來源:現代法律文書中常用,如海關公告、警方通報。
- 易錯點:避免混淆“緝”(jī)與“輯”(jí)的發音;古代文獻中可能寫作“緝獲”。
5.例句參考
- 現代例:海關緝獲一批走私奢侈品()。
- 古代例:地方官“緝獲在逃犯人,解府詳審”(《儒林外史》)。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法律條文,可參考執法部門發布的官方文件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把臂八靈報審備安庫鼻毛鼻隧不凡嘗駒嚵獠創蕩徂背村集達爾文學說打論窵遠定勝讀霓頓舟繁法封禅樹感諷谷處骨法顧正紅海發蛤蟆鏡黑粗黑砂星呵癢畫卷火具鲛人近頃拒抗鞫谳夔卨拉炮另類緑茗碾磨年始溺冠凝明佩要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悭錢黔劓跷車全福手任脈逝景殊形素口駡人同謀通天筍頭足玩鮑湘妃廟溪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