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而寬敞貌。 清 謝階樹 《貴州道中記》:“上有穴如甕口,初入倏如夜行,至其腹忽黋朗有穴,透天光如圓月。”
“黋朗”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理解:
基本含義:形容環境光明而寬敞的狀态。
該詞多見于清代文獻,例如謝階樹《貴州道中記》描述洞穴景象:“至其腹忽黋朗有穴,透天光如圓月”,生動描繪了洞穴内部從幽暗突然轉為明亮開闊的場景。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貴州道中記》原文或古漢語詞典。
《黋朗》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明亮、光明、耀眼。通常用來形容光線或色彩的鮮明明亮。
《黋朗》的部首是“黑”,總共有15個筆畫。
《黋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由“黃”和“亮”兩個字組成,表示明亮的黃色。
《黋朗》的繁體字為「黃亮」。
在古代,黃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意思相同。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可能寫作「黃辰」、「皇亮」等。
1. 太陽下山時,天空變得黃朗起來,美麗極了。
2. 姐姐穿着一件黃朗的連衣裙,顯得格外亮眼。
3. 這個房間裝飾的顔色很黃朗,讓人感到溫暖和舒適。
1. 黃朗鬥篷:明亮的黃色鬥篷。
2. 黃朗燈:發出明亮黃光的燈。
3. 黃朗花園:鮮豔明亮的花園。
1. 明亮
2. 光明
3. 耀眼
1. 昏暗
2. 黑暗
3. 暗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