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香印的意思、香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香印的解釋

即印香。 唐 白居易 《酬夢得以予五月長齋延僧徒絕賓友見戲十韻》:“香印朝煙細,紗燈夕焰明。” 南唐 李煜 《采桑子》詞:“緑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參見“ 印香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香印是漢語詞彙中具有雙重文化含義的複合詞,具體釋義如下:

一、佛教文化中的香篆 指用模具壓制香粉形成的篆文狀熏香,常見于佛教儀式。其形制如篆書文字,燃燒時既可計時,又具觀賞性。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酬夢得見戲長齋》中提及「香印朝煙細」,描述香篆點燃後煙霧缭繞的景象(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2卷)。

二、古代計時器具 特指刻有标記的線香,通過燃燒進度計算時間,稱為「更香」。宋代《文昌雜錄》記載宮廷「夜則刻香印以定時」,印證其作為計時工具的功能(來源:《辭源》第三版)。這種器具在唐宋時期廣泛應用于寺廟與官署。

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古籍及傳統文化研究領域。以上釋義綜合參考了《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的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香印”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成語含義(文學領域)

  1. 基本解釋
    由“香”(香氣)和“印”(印章)組成,比喻文章、書畫等文藝作品品質高超,令人印象深刻。
    例如:“這篇散文如香印般令人回味無窮。”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評價文學、藝術創作或稱贊他人才華,強調作品的藝術性和感染力。

  3. 曆史淵源
    該成語源自古代文人雅士對高雅藝術的推崇,通過香氣與印章的意象,傳遞作品經久不衰的審美價值。


二、實物含義(香道文化)

  1. 基本定義
    指唐代出現的香料模具,用于将香粉壓印成特定字形或圖案,常見于佛教儀式。
    例如:李煜詞中“香印成灰”即描述此類香品燃盡後的狀态。

  2. 功能與形式

    • 造型功能:可制作如“阿彌陀種子字”等宗教符號。
    • 計時功能:稱“百刻香印”,燃燒時通過篆形标記時間,又稱“無聲漏”。
  3. 文獻記載
    白居易、李煜等詩詞中均有提及,如“香印朝煙細,紗燈夕焰明”(《酬夢得》)。


“香印”既可形容藝術作品的卓越品質,亦指古代香道中的實用工具。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法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查字典》或《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套擺浪拜洛闆擦兒巴菽悲愍本法閟載搏币布囊舂抭寸勁兒骀蕩噉噬彫題奪路二始凡世過諐浩溔紅棗禍母降民嫉惡如仇酒膳俊慧客綱客紀可謂困敦嬾婦魚勞民動衆淩侪綸冊羅衣冒貫梅蘇丸悶棍明膠祢祖淖沙奴顔篷車睥竊敲冰戛玉洽悅青田核毬事宂宂柔穰森茂沈大高速公路勢威瘦刮刮四新四序梭發棠銕缇帷完事違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