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巨埋兒的意思、郭巨埋兒的詳細解釋
郭巨埋兒的解釋
《太平禦覽》卷四一一引 漢 劉向 《孝子圖》:“ 郭巨 ……甚富。父沒,分財二千萬為兩,分與兩弟,己獨取母供養……妻産男,慮養之則妨供養,乃令妻抱兒,欲掘地埋之。于土中得金一釜,上有鐵券雲:‘賜孝子 郭巨 。’ 巨 還宅主,宅主不敢受,遂以聞官,官以券題還 巨 ,遂得兼養兒。”後世因以“郭巨埋兒”為事親至孝之典。 魯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發生反感的,是‘ 老萊 娛親’和‘ 郭巨 埋兒’兩件事。”
詞語分解
- 郭的解釋 郭 ō 城外圍着城的牆:城郭。“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将”。 物體的外框或外殼。 姓。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埋兒的解釋 謂孝子 郭巨 埋兒得金事。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一:“ 巨 獨與母居客舍,夫婦傭賃,以給公養。居有頃,妻産男。 巨 念與兒妨事親,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兒孫,減饌,二也。乃於野鑿地,欲埋兒,得石蓋
網絡擴展解釋
“郭巨埋兒”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孝道典故,主要講述東漢孝子郭巨因家貧難以供養母親,選擇埋子盡孝卻意外獲黃金的故事。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故事梗概
- 背景:郭巨家境貧困,父親去世後,他将家産分給兩個弟弟,獨自承擔贍養母親的責任。後因災荒,生活更加艱難,其母常将食物分給三歲孫子,導緻自己挨餓。
- 抉擇:郭巨認為“兒可再有,母不可複得”,與妻子商議埋兒以節省口糧供養母親。
- 轉折:挖坑時意外掘得黃金一壇,上有“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字樣,最終實現奉母與養兒兩全。
二、出處與演變
- 文獻記載:最早見于東晉幹寶《搜神記》,後收錄于宋代《太平廣記》、元代《二十四孝》等典籍。
- 地域差異:河南林縣、溫縣等地均有相關記載,部分版本提到郭巨流落至河北内邱縣,當地建有“慈仁寺”“郭巨塔”等紀念建築。
三、文化評價
- 傳統視角:被列為“二十四孝”典範,宣揚“孝感天地”思想,如詩句“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 現代批判:魯迅在《二十四孝圖》中尖銳批評其“愚孝”本質,認為故事宣揚的極端行為違背人性,尤其對兒童權益的漠視值得反思。
四、争議與辨析
- 情節矛盾:部分版本稱孩子僅三歲(如、10),亦有文獻記載為新生兒(如)。
- 經濟隱喻:有學者分析該故事暗含“孝道與經濟困境的沖突”,黃金的“天賜”實為對孝行的理想化補償。
注:該故事需結合曆史背景理解,其宣揚的極端孝道在現代社會已不適用,更多作為研究古代倫理觀念的案例。如需完整文獻記載,可參考《搜神記》或《二十四孝》原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郭巨埋兒:這個詞是指在人們的稱謂之中,表示一個人所具有的無盡的聰明才智以及深厚的學識和智慧。下面将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郭巨埋兒這個詞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郭”、“巨”和“埋”。其中,“郭”的部首是“邑”,總共有9個筆畫;“巨”的部首是“一”,總共有4個筆畫;“埋”的部首是“土”,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郭巨埋兒這個詞的來源并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古代人們對具有卓越才智和學識的人的一種稱謂,用以表達他們的敬意和贊美。
繁體:在繁體字中,郭巨埋兒的寫法分别為“郭”、“巨”和“埋”。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郭巨埋兒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總體上還是保持着現代漢字的基本形态。
例句:他是個郭巨埋兒的人,無論在哪個領域他都能輕松地展現出自己的知識和智慧。
組詞:郭才、大巨、埋頭苦幹
近義詞:聰明才智出衆的人、博學多才之士
反義詞:愚笨無知之人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郭巨埋兒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