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校射的意思、校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校射的解釋

(1).比試射技和武藝。 宋 曾鞏 《飲歸亭記》:“今尉之校射,不比乎禮樂,而貴乎技力。”《明史·流賊傳·李自成》:“ 自成 每三日親赴教場校射,百姓望見黃龍纛,鹹伏地呼萬歲。”

(2).射獵。《東周列國志》第十四回:“ 襄公 駐車高阜,傳令舉火焚林,然後合圍校射,縱放鷹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校射(jiào shè)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軍事術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比試或檢驗來考核射箭技藝,後亦泛指對射擊準确性的校正或檢驗。該詞由“校”(考核、較量)與“射”(射箭、射擊)複合而成,體現了古代軍事訓練和武器測試的重要環節。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基本釋義

  1. 考核射箭技能

    指通過比賽或測試來檢驗、評定射手的技藝水平。此義項源于古代軍事訓練和武舉考核制度,常見于史書記載。

    例:《漢書·藝文志》載“兵技巧”類著作中有《逢門射法》《陰通成射法》等,均屬“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之術,實為“校射”之理論依據。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年)第4卷,第1281頁。

  2. 校正射擊精度

    指通過試射并調整武器(如弓弩、火器)的瞄準裝置或彈道參數,以提高射擊準确性。此義項多用于軍事技術領域。

    例:清代《皇朝禮器圖式》記載火炮制造需“先校射定準”,即通過試射校準炮身仰角與射程關系。

    來源:《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年)第7版,第2356頁。


二、曆史演變與用法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釋義:“校射:比試射箭技藝;校正射擊器具。”

    書證引《新唐書·兵志》:“(府兵)每歲季冬,折沖都尉率五校兵馬,習戰陣之儀,校射于都場。”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3年)

    釋義:“校射:較量射箭技術。亦指校正弓弩。”

    書證引《後漢書·劉盆子傳》:“(樊崇)設壇場,祠城陽景王……各校射,中者賞。”


四、相關概念辨析


“校射”一詞兼具技藝考核與技術校正雙重内涵,是古代軍事文化的重要載體,其語義演變反映了武器技術與訓練制度的發展。

網絡擴展解釋

“校射”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ào shè,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主要角度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比試射技和武藝
    指通過射箭或武藝較量來檢驗技藝水平。例如宋代曾鞏在《飲歸亭記》中提到“今尉之校射,不比乎禮樂,而貴乎技力”,強調實戰技能的重要性。明代《李自成傳》也記載其“親赴教場校射”,展現軍事訓練場景。

  2. 射獵
    指以射箭方式進行狩獵活動。如《東周列國志》描述“合圍校射,縱放鷹犬”,将校射與圍獵結合。

二、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如)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果斷行動以解決問題。這一用法源于古代軍事中調整弩弓精準度的行為,強調行動需像校準射擊一樣迅速、精準。

三、應用場景

“校射”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既指具體的射箭比試和狩獵,也可引申為高效解決問題的行動方式。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挨滿暴風疾雨弊法播谪材疏志大孱羸巉崄纏足超低溫稱王稱霸熾彊典沒東洋大海鰐蜥肥田草奉衣巾幹貝幹人共變法工薪階層歸祔歸老衮衮厚養胡子渣兒攪挍矯語驚窘就就開帙扣槃扪燭雷雷露房露袒毛太紙媒氏勉勵木符女裝盤根錯節配天平水年搶地呼天乾儀啟佐日廪聖考懾悚試香羅算子螳臂威虐武教兀良相衡祥琴纖柔閑舒遐照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