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超低溫的意思、超低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超低溫的解釋

[ultralow temperature] 溫度大大低于低溫時的狀态,物理上将—263°C液态空氣的溫度定為上限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超低溫在漢語詞典及科學領域的核心含義是指遠低于通常低溫環境(如冰點以下)的極寒溫度狀态。該術語強調溫度範圍的特殊性,需結合具體學科标準界定其精确數值。以下是詳細解釋與權威參考:


一、漢語詞典釋義

超低溫由“超”(超越、極端)與“低溫”(較低溫度)複合構成,字面意為“超越一般低溫的極端寒冷狀态”。在通用語境中,它泛指自然界或人工技術中難以達到的極寒溫度環境,例如:


二、科學标準與分類

國際制冷學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 IIR)将低溫劃分為以下層級,其中“超低溫”屬于深度制冷範疇:

  1. 普冷(高于-50°C):常規冷凍、冷藏應用。
  2. 深冷(-50°C至-150°C):液化天然氣、冷凍保存。
  3. 超低溫(低于-150°C):液氧(-183°C)、液氮(-196°C)、液氫(-253°C)及超導研究環境。

    來源:國際制冷學會技術報告《低溫工程術語标準》(Terminology for Low-Temperature Engineering)。


三、典型應用場景

超低溫技術對現代科技具有關鍵支撐作用,主要應用于:

  1. 超導研究:如超導磁體需在液氦溫度(-269°C)下運行,應用于磁共振成像(MRI)、粒子加速器。
  2. 航天推進:液氫/液氧作為火箭燃料,存儲溫度達-253°C/-183°C。
  3. 生物樣本保存:細胞、組織在液氮(-196°C)中長期冷凍存活性。

    來源: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工程學導論》第4章“超低溫系統設計”。


四、權威定義補充

中國國家标準《GB/T 10606-2021 制冷術語》明确:

超低溫(Ultra-low temperature):指低于-150°C的溫度區域,需通過級聯制冷或特殊工質實現。

來源:全國制冷标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19)發布文件。


“超低溫”是描述極端寒冷狀态的科學術語,其核心标準為低于-150°C,在能源、醫療、航天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定義與分類需依據國際或國家級标準文件以确保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超低溫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超低溫指遠低于常規低溫的溫度狀态。根據權威定義,物理學中将-263°C(約10K)作為超低溫的上限值,這一溫度對應液态空氣的特定狀态。需要注意的是,絕對零度為-273.15°C(0K),而超低溫通常指接近但未達到絕對零度的極低溫區域。

二、溫度範圍劃分

  1. 普冷與深冷區:

    • 普冷區:環境溫度至120K(約-153°C),常見于日常制冷應用。
    • 深冷區:120K至絕對零度(-273.15°C),超低溫屬于此範圍。
  2. 不同标準差異:
    部分資料将超低溫定義為低于1K(-272.15°C),可能與實驗條件或液态氣體類型有關,但主流定義仍以-263°C為基準。

三、應用領域

  1. 科研與醫療:
    • 保存生物樣本、疫苗、血液等(-60°C至-150°C)。
    • 用于材料低溫性能測試(如金屬處理、電子元件)。
  2. 工業技術:
    • 航天工程、低溫恒溫器制造等。

四、實現方式

通過氦低溫恒溫器或特殊制冷設備(如超低溫冰箱)實現,後者可穩定維持-80°C至-196°C的環境。

五、注意事項

定義中提到的“液态空氣溫度”需結合壓力條件理解,實際應用中需區分不同制冷介質(如液氮為-196°C)與目标溫度的關系。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化工儀器網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老安期棗柏子高北宮嬰兒并柯閉歇承歡膝下趁願吃虛大筆如椽大封代語谠論侃侃吊查觝距飛羽風母分張撫鞠甫刑高祖王父規景詭謬國妖古樂府和事虎跱禁海空曲郎台爛手牢筴累旬柳眼花須旅費溟漲魔鬼木香菊年華垂暮涅字暖翠炮食普告穹儀柔舌善行無轍迹山窮水絕矢夫世間兕虎湯燒火熱推廓讬始晚食五才鹹豉詳熟纖網鮮摘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