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tralow temperature] 溫度大大低于低溫時的狀态,物理上将—263°C液态空氣的溫度定為上限值
超低溫的詳細解釋如下:
超低溫指遠低于常規低溫的溫度狀态。根據權威定義,物理學中将-263°C(約10K)作為超低溫的上限值,這一溫度對應液态空氣的特定狀态。需要注意的是,絕對零度為-273.15°C(0K),而超低溫通常指接近但未達到絕對零度的極低溫區域。
普冷與深冷區:
不同标準差異:
部分資料将超低溫定義為低于1K(-272.15°C),可能與實驗條件或液态氣體類型有關,但主流定義仍以-263°C為基準。
通過氦低溫恒溫器或特殊制冷設備(如超低溫冰箱)實現,後者可穩定維持-80°C至-196°C的環境。
定義中提到的“液态空氣溫度”需結合壓力條件理解,實際應用中需區分不同制冷介質(如液氮為-196°C)與目标溫度的關系。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化工儀器網等來源。
《超低溫》是指低于常溫、極其低的溫度。通常,超低溫是指低于零下80攝氏度的溫度範圍。
《超低溫》這個詞的部首拆分是走字底部的冫部,總共有5個筆畫。
從字面上來看,“超低溫”一詞由“超”和“低溫”兩個部分組成。超意為超過,超過一定的界限,低溫即溫度較低。
《超低溫》的繁體寫作「超低溫」。
古代漢字寫法中的《超低溫》可以根據不同的朝代而有所變化,但基本形态較為相似。
1. 這個實驗需要在超低溫下進行。 2. 高科技領域的發展需要超低溫技術的支持。
超低溫還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不同的詞語,例如:超低溫冷凍、超低溫保存、超低溫制冷。
超低溫的近義詞包括:極低溫、超極低溫、極端低溫。
超低溫的反義詞為:超高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