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媒氏的意思、媒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媒氏的解釋

(1).官名。掌管婚姻之事。《周禮·地官·媒氏》:“媒氏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清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八章:“國家當設媒氏之官,選秀才年老者充之,兼司教事。其男女婚姻,皆告媒氏,自具願書,領取憑照。”

(2).說合婚姻的人。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 唐 王貞白 《妾薄命》詩:“妾專修婦德,媒氏卻相輕。” 元 柯丹邱 《荊钗記·受钗》:“你做媒氏,疾忙與我送還他的財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媒氏”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官職名稱

  1. 職責與背景
    媒氏是西周時期設立的官職,隸屬《周禮·地官》體系,主要負責管理百姓的婚姻事務,即“掌萬民之判”(“判”指男女婚配)。其職能包括登記適婚男女信息、監督婚配流程,甚至處理婚姻糾紛。

  2. 曆史意義
    西周統治者通過設立媒氏,加強對婚姻制度的管理,體現了當時對倫理秩序和社會穩定的重視。


二、婚姻中介者

  1. 民間角色
    媒氏也指代撮合婚姻的媒人。在古代社會,媒人需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通過傳遞信息、協調雙方促成婚姻。

  2. 文學例證
    如曹植《美女篇》中“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以及唐代王貞白的詩句“媒氏卻相輕”,均以“媒氏”代指媒人,反映其在婚姻中的實際作用。


三、延伸含義

在成語中,“媒氏”可比喻促進人際關系或事物發展的中間人,例如現代語境中的商業中介或合作橋梁。


媒氏既是古代官方婚姻管理機構,也是民間媒人的代稱,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婚姻制度的社會規範與倫理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媒氏的意思

《媒氏》這個詞是指古代婚姻介紹人或媒人,也可以指媒婆、媒夫等職業,他們在中國傳統社會起到促成婚姻、籌備婚事的重要角色。

拆分部首和筆畫

《媒氏》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女,部首筆畫為3畫。

來源和繁體

《媒氏》一詞中,“媒”字來源于古代,有“介紹、斡旋”的意思,而“氏”字表示血族關系或職業身份。這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專職擔當介紹雙方婚事的人。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不出現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媒氏的寫法并沒有太大差異,隻是書寫風格稍有變化。

例句

1. 她是一位著名的媒氏,幫助很多人找到了幸福的婚姻。

2. 媒氏的任務是介紹合適的人選,幫助他們成就美好的姻緣。

組詞

媒婆、媒夫、媒人、媒介、媒媒、媒引

近義詞

媒婆、媒夫、紅娘、媒妁、媒人

反義詞

未婚、單身、離異、喪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