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媒氏的意思、媒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媒氏的解釋

(1).官名。掌管婚姻之事。《周禮·地官·媒氏》:“媒氏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清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八章:“國家當設媒氏之官,選秀才年老者充之,兼司教事。其男女婚姻,皆告媒氏,自具願書,領取憑照。”

(2).說合婚姻的人。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 唐 王貞白 《妾薄命》詩:“妾專修婦德,媒氏卻相輕。” 元 柯丹邱 《荊钗記·受钗》:“你做媒氏,疾忙與我送還他的財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媒氏,古代漢語中特指執掌婚姻媒介事務的官職或職業群體。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地官·媒氏》,其中記載"媒氏掌萬民之判",即負責協調民間婚配事宜。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職能定義

    媒氏在周代屬官方婚姻管理機構,需記錄適婚男女信息,監督聘禮流程,并禁止不合禮制的婚配行為(《周禮注疏》)。這與現代"婚姻登記"職能存在曆史延續性。

  2. 構詞溯源

    "媒"字從女從某,《說文解字》釋為"謀合二姓",強調中介屬性;"氏"表官職世系,印證其制度化的職業特征(《漢語大詞典》第7卷)。

  3. 語義演變

    唐代孔穎達疏解《禮記》時,将媒氏職能細化為"通二姓之言,定室家之道",這一解釋成為後世訓诂的基準(《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版)。現代方言中仍存"媒氏"作媒人尊稱的用法,見于《北京土語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媒氏”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官職名稱

  1. 職責與背景
    媒氏是西周時期設立的官職,隸屬《周禮·地官》體系,主要負責管理百姓的婚姻事務,即“掌萬民之判”(“判”指男女婚配)。其職能包括登記適婚男女信息、監督婚配流程,甚至處理婚姻糾紛。

  2. 曆史意義
    西周統治者通過設立媒氏,加強對婚姻制度的管理,體現了當時對倫理秩序和社會穩定的重視。


二、婚姻中介者

  1. 民間角色
    媒氏也指代撮合婚姻的媒人。在古代社會,媒人需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通過傳遞信息、協調雙方促成婚姻。

  2. 文學例證
    如曹植《美女篇》中“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以及唐代王貞白的詩句“媒氏卻相輕”,均以“媒氏”代指媒人,反映其在婚姻中的實際作用。


三、延伸含義

在成語中,“媒氏”可比喻促進人際關系或事物發展的中間人,例如現代語境中的商業中介或合作橋梁。


媒氏既是古代官方婚姻管理機構,也是民間媒人的代稱,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婚姻制度的社會規範與倫理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長恨歌長夜飲潮戶呈卷逞巧穪述答話大戛當鋪對弈諷持風清月朗馥芬鈎引轟鬥鴻少黃粱夢會當胡盧提加階檢手翦樣噭嘑腳位借麾凈發景片浄素久闊捐世絕地君谟舊譜開閘濫侈樂天任命恡啬蜜的支麋角民長迷亡密學潘噎湓口平曲纖手器度清恪輕帻泣竹驅劫曲拳渠堰刹柱使團耍筆杆子霜蕊蹄輪蝸房烏賴樹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