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袒衣露體。《資治通鑒·秦昭襄王五十二年》:“﹝ 荀卿 ﹞嘗與 臨武君 論兵於 趙孝成王 之前……仁人之兵,不可詐也。彼可詐者,怠慢者也,露袒者也,君臣上下之間滑然有離德者也。” 胡三省 注:“露袒,如人之支體上下無衣裳以覆蔽,裸露肉袒者也。”
“露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露袒”多用于古代軍事或禮儀批評,核心含義是身體或狀态的裸露與不整,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資治通鑒》及胡三省注。
露袒是一個帶有負面含義的詞語,形容一個人在困境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或保護,使其處于脆弱或無助的狀态。
露袒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雨(頭部)和衣(身體部分)。它由總共13個筆畫組成。
露袒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中,并且是用來形容楚王項籍在戰争中失去了後代投靠,在困境中沒有人支持和保護的無助狀态。
露袒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露袒」。
在古代漢字中,露袒的寫法略有變化。實際上,「袒」是古代寫作「袲」,它由「襾」和「衣」組成。
1. 在這個困難的時期,他被放棄了,真可謂是徹底的露袒。
2. 當我們最需要幫助時,朋友們卻選擇對我們置之不理,讓我們感到非常露袒。
露神、露餡、袒胸露乳。
無助、孤立、被遺棄。
得到支持、保護有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