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使的意思、朝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使的解釋

(1).朝廷派出的使者。 唐 王梵志 《朝使來相過》詩:“朝使來相過,設食因盃酌。”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盧師山》:“一朝魃鬼走平川,萬姓嗷嗷朝使宣。誰為吾民解倒懸,童子應命登法筵。”

(2).方國向中央政府朝賀的使者。 唐 張籍 《送新羅使》詩:“萬裡為朝使,離家今幾年?”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元旦大朝會》:“如朝使入朝辭,賜宴餞行,仍賜馬匹銀帛,禮物甚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朝使”是一個漢語曆史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朝廷派出的使者
    指由中央政府派遣、代表皇帝或朝廷執行任務的官員。例如唐代王梵志詩中提到“朝使來相過,設食因盃酌”,描述了朝廷使者到訪時設宴款待的場景。

  2. 方國向中央朝賀的使者
    指地方政權或附屬國派遣至中央政府的使者,帶有外交與朝貢性質。如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元旦大朝會時“朝使入朝辭,賜宴餞行”,體現了中央對朝使的禮遇。


二、文獻例證


三、讀音與用法

如需更多例證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朝使(zhāo shǐ)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古代官員奉命前往外國使節。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這樣表示:朝(十+一)使(人+寸+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時的皇帝會派遣官員出使其他國家,進行外交交流和貿易活動。繁體字的寫法是「朝使」。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由朝和使這兩個字組合而成。 一些例句包括: 1. 他是朝使中的一員,負責與外國使節進行會談。 2. 這位朝使帶來了許多珍貴的禮物,用來表達皇帝的友好意願。 與朝使相關的組詞可以有: 1. 朝堂(zhāo táng)- 意思是指皇帝舉行政務會議的地方。 2. 朝廷(zhāo tíng)- 表示國家的政府機構。 3. 使節(shǐ jié)- 指被派往外國的官員。 近義詞可以是外交使節(wài jiāo shǐ jié),也指代國家派往外國進行外交活動的官員。 反義詞可能是留守(liú shǒu),表示留在本國的官員,不去外國出使。 希望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