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梧桐角的意思、梧桐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梧桐角的解釋

用梧桐葉卷成的角狀物。可吹奏鳴響。 元 王祯 《農書》卷十三:“梧桐角, 淛 東諸鄉農家兒童,以春月捲梧桐為角吹之,聲遍田野。前人有‘村南村北梧桐角,山前山後白菜花’之句,狀時景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梧桐角”是一個具有傳統文化意蘊的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梧桐角(拼音:wú tóng jiǎo)指用梧桐葉卷成的角狀物,可吹奏出聲音。這種簡易樂器常見于古代農家,尤其在春季,兒童常以此作為娛樂工具,吹奏聲遍布田野。

二、曆史背景與文獻記載

  1. 起源與用途
    根據元代王祯《農書》記載,浙東(今浙江東部)地區的農家兒童會在春天卷梧桐葉為角吹奏,聲音傳遍田野。此習俗曆史悠久,且與自然節令相關,可能用于表達對農耕時節的呼應。

  2. 詩詞描繪
    古人曾以詩句“村南村北梧桐角,山前山後白菜花”描述這一景象,既展現田園風光,也暗示梧桐角與農時、地域文化的緊密關聯。

三、文化意義

梧桐角的制作和吹奏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生活情趣。它以自然材料為媒介,通過簡單的方式創造音樂,既是對季節變化的感知,也是對日常生活的藝術化表達。其聲響被認為能“感陽舒而蕩陰鬱”,即調和陰陽,順應天時。

四、延伸說明

需注意,“梧桐角”與成語“梧桐斷角”(比喻事物殘缺)無直接關聯,後者是另一獨立詞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農書》原文或地方民俗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梧桐角

梧桐角(wú tóng jiǎo)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木”和“角”。其中,“木”是指樹木,代表着自然界的植物;“角”是指動物的角,象征着力量和堅固。

梧桐角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梧桐角這個詞源于古代寓言故事《鹿車共工》,故事講述了共工與神農氏之間的鬥争。在故事中,共工用自己的角抵住梧桐樹,而梧桐樹也被認為象征着古人對神秘力量的崇敬和敬畏。

在繁體字中,“梧桐角”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梧”的古漢字寫法為“兀”,“桐”的古漢字寫法為“侗”,“角”的古漢字寫法為“觖”。

以下是幾個典型的例句使用了“梧桐角”:

  1. 梧桐角伫立在庭院裡,給人一種莊重而神秘的感覺。
  2. 他的威嚴就像一棵梧桐角,無人能夠撼動。
  3. 我們班的班徽上有一顆梧桐角,象征着團結和力量。

與“梧桐角”有關的詞語有:

“梧桐角”的反義詞是沒有固定的搭配,可以根據具體語境使用相反的概念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