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将功勳歸于他人。 晉 葛洪 《抱樸子·臣節》:“出不辭勞,入不數功,歸勳引過,讓以先下。”
“歸勳”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guī xūn,其核心含義為将功勳歸于他人,而非自己獨占。以下是詳細解析:
文獻來源
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抱樸子·臣節》:“出不辭勞,入不數功,歸勳引過,讓以先下。” 意為在外不辭辛勞,歸來不誇耀功勞,反而将功勳歸于他人,主動承擔過失。
使用場景
“歸勳”體現了中華文化中推崇的謙讓美德,常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表達,強調個人在集體中的奉獻精神。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抱樸子》原文或權威詞典。
歸勳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功勳歸屬、功勳回歸等。歸勳一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所取得的功業、功績得到公認和回報的情況。
歸勳的部首是彐(疣部),總筆畫數為9畫。
歸勳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現代漢字簡化後,歸勳的繁體寫法為歸勛。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歸勳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常見的古代漢字寫法如下:
1. 他在這次戰鬥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終于将自己的歸勳收入囊中。
2. 這位科學家憑借多年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國際獎項,為國家争得了巨大的歸勳。
歸勳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語,常見的組詞有:
歸勳的近義詞包括:功勳、戰功、功績。反義詞則常用于描述功勳未得公認或回報不足的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