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傳說,謂王者如有盛德,則 洛水 先溫,故稱“溫洛”。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贊曰:榮 河 溫 洛 ,是孕圖緯。” 範文瀾 注引《易乾鑿度》:“帝盛德之應, 洛水 先溫,六日乃寒。” 南朝 梁 任昉 《九日侍宴樂遊苑》詩:“時來濁 河 變,瑞起溫 洛 清。”《隋書·天文志序》:“昔者榮 河 獻籙,溫 洛 呈圖。”
(2).借指 洛陽 。 唐 王維 《為薛使君謝婺州刺史表》:“當賊逼溫 洛 ,兵接 河 潼 ,拜臣 陝州 ,催臣上道。”
“溫洛”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古代傳說
據《文心雕龍》等文獻記載,溫洛指“洛水因王者盛德而變溫”的祥瑞現象。傳說中,若帝王德行高尚,洛陽的洛水會先變溫暖,六日後恢複常溫,被視為天降吉兆。這一典故常用于贊頌明君或盛世,如南朝任昉詩句“瑞起溫洛清”即借此表達對治世的稱頌。
地理代稱
因傳說與洛陽密切相關,“溫洛”逐漸成為洛陽的别稱。例如唐代王維《為薛使君謝婺州刺史表》中“賊逼溫洛”即指洛陽地區。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溫洛”可形容性格溫和友善,将“溫”理解為溫和,“洛”指洛陽,構成成語。但此用法未見于傳統文獻,可能是現代引申義,需結合語境謹慎使用。
若需查看更多用例或文獻原文,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及《文心雕龍》相關注釋。
《溫洛》是一個名詞,表示溫暖而優美的風景或環境,也可以用來形容柔和、溫馨的氛圍。
《溫洛》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第一個部首是“水”(氵),第二個部首是“吾”(我)。整個詞共有10畫。
《溫洛》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中的《溫溫恭人》一首中,是古代對美好風景和優美環境的形容。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獨立的詞彙。
《溫洛》的繁體字為「溫洛」。
在古代漢字中,溫洛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具體的寫法在不同曆史時期也有所差異。
1. 這片田園風光如同溫洛一般,令人陶醉。
2. 那個房間裡的燈光溫洛,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
溫馨、溫柔、溫暖、溫潤、溫和、潔淨、洛陽、洛水。
溫和、和煦、怡人、宜人、美好。
寒冷、嚴寒、冰冷、冷酷、冷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