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心的意思、戢心的詳細解釋
戢心的解釋
謹慎小心。 三國 魏 曹植 《鹦鹉賦》:“常戢心以懷懼,雖處安其若危。”
詞語分解
- 戢的解釋 戢 í 收斂,收藏:戢翼。戢影。載戢幹戈(把兵器收藏起來)。 止,停止:戢怒。戢鱗(喻蓄志待時)。 姓。 筆畫數:; 部首:戈; 筆順編號:
- 心的解釋 心 ī 人和高等動物體内主管血液循環的器官(通稱“心髒”):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中央,樞紐,主要的:心腹。中心。 習慣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況,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曠神
網絡擴展解釋
“戢心”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í xīn,其核心含義為謹慎小心,常用于形容人在言行或處事時保持克制的态度。
具體解析:
-
詞義構成
- 戢:本義為收斂、收藏(如“戢翼”指收攏翅膀),引申為克制、約束;
- 心:指思想、意念。合指“收斂心性,保持審慎”。
-
文學出處
該詞可見于三國時期曹植的《鹦鹉賦》:“常戢心以懷懼,雖處安其若危。”此處以鹦鹉收斂心性、時刻警惕的狀态,比喻謹慎自持的處世态度。
-
近義詞與用法
與“謹言慎行”“如履薄冰”等詞義相近,多用于書面語境,強調内在的自我約束。例如:“他身居高位,始終戢心行事,不敢有絲毫懈怠。”
補充說明:
目前可考文獻中,“戢心”的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對傳統詞彙的解析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在不同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戢心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保持冷靜和沉穩。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部首:心(xīn)
- 筆畫:戈(gē),冖(mì),心(xīn),一(yī)
戢心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具體出自哪個文獻記載尚不明确。在繁體字中,戢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戢心一詞的基本形狀和構造并沒有改變。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在遭受挫折時能夠戢心克制,以冷靜應對困難。
戢心可以與其他詞彙結合形成新的詞組,如戢怒(jí nù)- 控制憤怒,戢言(jí yán)- 謹言慎行。
與戢心近義的詞彙有克制、克己、泰然自若等,它們都表示控制情感和保持冷靜的意思。
反義詞則是放縱、沖動等,它們表示完全不加控制地表達情感和行為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