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汙澤的意思、汙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汙澤的解釋

亦作“汚澤”。1.積水的窪地。《漢書·溝洫志》:“陂障卑下,以為污澤。”《後漢書·西南夷傳·邛都》:“無幾而地陷為污澤,因名為 邛池 。” 唐 陸龜蒙 《投龍潭》詩:“良田為巨浸,汚澤成赤地。” 宋 蘇轍 《黃樓賦》:“下者為污澤,上者為沮洳。”

2.水鳥名。即鹈鹕。《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夏五月,有鵜鶘鳥集 靈芝池 ,詔曰:‘此詩人所謂汚澤也。’”《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昭帝 時有鵜鶘” 唐 顔師古 注:“鵜鶘即污澤也,一名淘河。”參閱《爾雅·釋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汙澤(wū zé)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地勢低窪、停積不流的水域,引申為沼澤或泥濘的濕地。以下從字形、詞義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形與字源


二、詞義解析

  1. 停積的死水

    指不流動的積水潭,水質渾濁。《孟子·公孫丑上》有“汙澤暴行”之句,朱熹注:“汙澤,停水也。”

  2. 泥濘沼澤地

    形容水草淤積、難以通行的濕地。《淮南子·地形訓》載:“東方曰大渚,曰少海;南方曰大夢,曰汙澤。”高誘注:“汙澤,多泥水也。”


三、典籍用例


四、現代關聯

現代漢語中,“汙”簡化為“污”,“汙澤”一詞漸少用,但“沼澤”仍保留其地理意義。古義中的“生态環境”内涵(如《荀子》的“時禁”)與當代生态保護理念相通。


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
  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2011)
  4. 劉安《淮南子》(中華書局,2012)
  5. 王先謙《荀子集解》(中華書局,2013)
  6.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2007)

網絡擴展解釋

“汙澤”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釋:

  1. 基本含義
    “汙澤”指積水的低窪地,即沼澤或濕地。其中:

    • “汙”同“污”,表示渾濁、停滞的水();
    • “澤”指水聚彙之處,如《說文解字》釋為“光潤也”,後引申為水草叢生的濕地()。
  2. 文獻例證

    • 《漢書·溝洫志》提到“陂障卑下,以為污澤”,描述水利工程中的低窪積水區域();
    • 唐代陸龜蒙《投龍潭》詩中的“良田為污澤”,亦指土地因積水變成沼澤。
  3. 古今用字差異
    現代漢語中“汙”已簡化為“污”,“污澤”更常見,但需注意:

    • 古代“澤”可兼指自然濕地(如“大澤”)和恩惠(如“澤被蒼生”);
    • “污澤”則偏向描述泥濘、渾濁的水域,可能隱含負面色彩()。
  4. 拓展說明
    根據《漢字源流》,“澤”在五行中屬水,既有地理意義(如“湖澤”),也有抽象含義(如“光澤”“恩澤”),但“汙澤”一詞主要用于自然地理描述()。

建議:若需深入考證,可查閱《漢書》《後漢書》等古籍原文,或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焙人悲謝傅丙魏采服尺椽片瓦尺函除服即吉出山泉水爨僰打坐得路調陰陽诋惡敵害鬥合發赀害菑含識合丹河務懷恨在心禍根蛟鑪驕獰夾膝加膝墜淵解撥誡饬借耀盡瘁經濟規律鸠募酒權均産劇黠誇辯勞働者林薮六鳌路皷賣劍買牛明廷墨帖木牛流馬覃志勸喻瞿昙人物志柔靜散粜上瘾紹缭守邑書學姝豔司寝圖乙晚志鹹洛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