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得路的意思、得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得路的解釋

(1).指仕途得志。 唐 孟郊 《傷時》詩:“男兒得路即榮名,邂逅失途成不調。”

(2).當道,當權。 唐 蘇鹗 《杜陽雜編》卷上:“是時文學相高,公道大振,得路者鹹以推賢進善為意。” 宋 劉克莊 《賀新郎·送唐伯玉還朝》詞:“憶當年, 天章閣 上, 建明 尤偉, 慶曆 諸賢方得路,便不容他老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得路"一詞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包含兩個核心義項:

一、本義指獲得通行路徑 《漢語大詞典》解釋為"選通道路",指人或動物在行進過程中找到可行走的路線。例如唐代鄭谷《竹》詩:"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複間松。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淨見前峰。侵階藓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中"得路"暗喻自然生長的規律。《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歸入動詞性短語,強調實際空間中的道路獲取過程。

二、引申為仕途晉升或實現抱負 《辭源》标注其比喻義為"科舉及第或仕途得意",如《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嚴蕊系獄得路"即用此典。清代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載:"張公得路青雲上,肯顧衰翁白發生",此處"得路"特指官場晉升。《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指出該用法多見于宋明文獻,常與"失路"形成對仗,構成傳統詩文中的經典意象。

(主要參考文獻:《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網絡擴展解釋

“得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一、基本含義

指獲得成功或找到正确的方法、方向,常用于比喻在人生、事業或學習中尋得有效途徑。例如:“他在研究中終于得路,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二、詳細釋義

  1. 仕途得志
    指在官場或事業上獲得晉升或成就。

    • 例:唐代孟郊《傷時》詩:“男兒得路即榮名,邂逅失途成不調。”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古代文人或官員的境遇,現代也可引申為職場發展順利。
  2. 當權、掌握實權
    表示處于權力核心或主導地位。

    • 例:唐代蘇鹗《杜陽雜編》提到“得路者以推賢進善為意”,指當權者注重選拔人才。
    • 使用場景:多用于曆史或政治語境,強調對局勢的掌控。

三、其他補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詩文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百響百業班朝傳見楚貳吹鞭錯謬褡連布殚均蹈節死義東睃西望發達怪愕古鹿鹿鶴籌護兒麾日金钗換酒箕山之志機組口壅若川老物烈軍屬龍飙樓檻陋小馬湩麪環末運穆歌鬧社謙兢傾覆邛都騷動煽虐膳羞生朝失範十分惺惺使九分時患使性雙枚松關鎖梃兒韬轶僮隸頭搭拓境喂虎割肉為善最樂武幹無箇事無下崄隘仙班項圈線軸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