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路皷的意思、路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路皷的解釋

見“ 路鼓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路皷(又作“路鼓”)是古代中國禮樂制度中的一種重要樂器,特指用于祭祀禮儀的鼓具。其具體釋義與文化内涵如下:

一、基本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路皷”專指周代祭祀活動中用以迎神的鼓,形制較大,多設于宗廟或祭壇。其名源自“路寝”(帝王正殿),象征禮儀的莊重性。該鼓在祭祀時由專人擊奏,配合樂舞,以溝通神靈。

二、典籍考據

  1. 《周禮》記載

    《周禮·夏官·大司馬》明确記載:“路鼓四面,以祀天神。”鄭玄注:“路鼓者,祭祀之鼓,置于中庭。”說明其用于天神祭祀,且陳設方位有嚴格禮制規範。

  2. 清代考釋

    孫诒讓《周禮正義》進一步考訂:“路鼓以靈鼍皮蒙之,聲如雷震,以達神聽。”強調其材質與音響的宗教功能。

三、文化象征

路皷作為禮器,承載“天人感應”思想。據《禮記·樂記》:“鼓似天,鐘似地”,路皷之聲象征天道運行,通過音律秩序體現“禮樂相濟”的儒家倫理,是古代國家祭祀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
  2. 《周禮正義》(清·孫诒讓,中華書局點校本)
  3. 《禮記集解》(清·孫希旦,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路皷”的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路皷”是“路鼓”的異體寫法,指古代祭祀宗廟時使用的一種四面鼓。其名稱中的“路”可能關聯祭祀場合的莊重性,而“皷”是“鼓”的古體字。

2. 曆史用途
根據文獻記載,路鼓屬于古代禮樂制度中的“六鼓”之一,主要用于宗廟祭祀或重大儀典,通過擊鼓與神靈溝通,體現儀式感。《周禮·地官》曾提到“以雷鼓鼓神祀,以靈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可見其等級與用途區分。

3. 形制特點
路鼓的四面形制較為特殊,可能象征方位或天地四方。這類鼓通常以木為框,蒙獸皮,尺寸較一般鼓更大,需多人協作敲擊。

4. 文化關聯
古代鼓類樂器多具禮器功能,如“晉鼓”用于軍事、“鼖鼓”用于役事等。路鼓的祭祀屬性反映了古代“禮樂合一”的文化傳統,是儀式中溝通人神的重要媒介。

注:由于“路皷”為生僻詞,現代文獻中較少使用,更多見于《周禮》《儀禮》等古籍及訓诂研究。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說文解字注》《三禮名物通釋》等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謗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豹文寶星冰桶挑戰勏劶猜暴長畝乘勝追擊持堅擔雪塞井登答耕翻個人傷害刮地風鬼子母黑暗黃登登賤處堅固耐用腳腕枷責基本粒子解下靜盡寄資開解累棊洛陽才馬鞍式辇車懦劣炮釺偏稱喬話跷踦氣不公清吉棄失橪棗入竟賽烏賞秩釋回增美師塔世役屬詞比事水清無魚說議松丸頌埙湯粥填牣田輸托乘後車晩秋逶遲穩展獻見枭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