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長欷的意思、長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長欷的解釋

猶長歎。 清 黃遵憲 《送女弟》詩:“阿母開篋看,未看先長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長欷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主要表示深長的歎息、抽泣或悲歎之情,帶有強烈的悲傷、感慨或無奈的情緒色彩。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長(cháng)

    本義指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大,此處引申為歎息聲的綿長、持久,強調情感抒發的深沉與悠遠。

  2. 欷(xī)

    指抽噎、哽咽之聲,《說文解字》釋為“歔也”,即悲泣時氣息不順暢的狀态。常與“歔”連用為“欷歔”,表歎息哭泣。

二、整體釋義

長欷指悠長而深沉的歎息或抽泣,多用于表達内心郁結的哀傷、惆怅或對境遇的無奈感慨。其情感濃度高于普通歎息,常見于古典詩文描寫悲怆、離别或感懷場景。

三、古典文獻例證

  1. 《楚辭·九章·悲回風》

    屈原以“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抒發憂思,其中“歔欷”與“長欷”意近,均表悲泣之态。

    (來源:中華書局《楚辭補注》,ISBN 978-7-101-06336-2,頁127)

  2. 唐代杜甫《羌村三首》

    “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描繪亂世中民衆的集體悲歎,“歔欷”即長聲哀泣的具象化。

    (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杜詩詳注》,ISBN 978-7-5325-3118-7,卷五)

四、情感與文化内涵

長欷承載中國傳統文化中“以悲為美”的抒情傳統,如:

五、現代使用與演變

現代漢語中,“長欷”已非常用詞彙,多見于研究古典文學或書面語體,但其情感内核仍保留于“長歎”“唏噓”等衍生詞中,成為漢語悲情表達的重要語源。


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
  3. 仇兆鳌《杜詩詳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詞彙演變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長欷”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áng xī(注音:ㄔㄤˊ ㄒ一),其核心含義是長歎,指因情感波動而發出的深沉歎息。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長”(長久、深沉)和“欷”(抽泣或歎息聲)組合而成,整體表達一種悠長而帶有哀愁的歎息,常用于描述因悲傷、感慨或無奈引發的情緒宣洩。

  2. 文學出處
    清代詩人黃遵憲在《送女弟》中寫道:“阿母開篋看,未看先長欷”,通過“長欷”刻畫母親睹物思人時的哀傷神态,體現了該詞在古典詩詞中的情感渲染作用。

  3. 使用特點

    • 語境: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作品,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 情感色彩:帶有較強的悲戚、惆怅意味,常見于離别、懷舊等場景。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根據現有資料,暫未明确列出近義詞與反義詞,但結合詞義可推測:

    • 近義詞:長歎、嗟歎、唏噓
    • 反義詞:歡笑、暢懷

如需更全面的釋義或例句,可參考來源網頁(如滬江線上詞典、愛站小工具)的原始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被遇逋蕩采粲采擿蒼唐茶引晨退臣姓沖梯傳播學鋤農業道殣相望大小年鼎镬如饴梵客封殺副相格殺勿論工具書共抎顧曲周郎骨嵓嵓漢津鶴氅和籴謊詐讙說奬賞牋花肩胛骨诘奸君大夫考課令老咬蟲買賄沒邊兒納稅倪嗣沖闝蕩平曲魄散魂消遣喚欺君誤國清醮酋健柔穣掃晴娘色調盛極一時神母夜哭世士探口而出透鏡屠伯萬縷千絲委弊無論如何閑不容砺笑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