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诘奸的意思、诘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诘奸的解釋

見“ 詰姦 ”。


亦作“ 詰奸 ”。究辦奸盜。《國語·周語中》:“司寇詰姦。” 韋昭 注:“禁詰姦盜。”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叛賊·妖人劉天緒》:“自 孫 劉 被論後,一時當事者俱以詰奸為戒。” 清 黃遵憲 《初聞京師義和團事感賦》:“養盜原由十常侍,詰姦惟賴外諸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诘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诘奸”指追查、究辦奸邪盜賊之事,強調對違法行為的嚴厲懲治。

    • “诘”本義為追問、責問(如“盤诘”“诘責”),引申為查究。
    • “奸”指奸邪、奸盜,即作惡或違法之人。
  2. 職能關聯
    古代常與司法職能相關,如《國語·周語中》提到“司寇诘奸”,指司寇(主管刑獄的官職)負責懲治奸盜。


二、用法與例句

  1. 文獻用例

    • 《國語》:“司寇诘奸,禁诘奸盜。”
    • 清代黃遵憲詩句:“诘奸惟賴外諸侯”,指依靠外部力量懲治奸惡。
    • 明代沈德符記載官員以“诘奸為戒”,反映對奸盜治理的重視。
  2. 職能實踐
    如漢代臯陶擔任法官時“五刑三就”,通過明确刑罰維護秩序,體現“诘奸”的實際應用(注:此例來自權威性較低的,需謹慎參考)。


三、相關延伸


四、總結

“诘奸”強調通過查究、責問來懲治奸邪,多見于古代司法語境,體現傳統法律文化中對社會秩序的維護。需注意其與現代漢語用法的差異,通常僅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表達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诘奸》的意思

《诘奸》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揭露、質問壞人、奸邪之徒。

拆分部首和筆畫

《诘奸》的部首是言字旁,拆分後的字形為:
- 诘(jié):表示追問、質問,由“讠”和“吉”組成,總共7畫。
- 奸(jiān):表示邪惡、狡猾,由“女”和“奚”組成,總共6畫。

來源和繁體

《诘奸》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使用中。它的繁體字形為「詰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诘奸》可以被寫作「诘奸」,其中的「诘」在古代有時被寫作「讦」。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诘奸》的例句:

1. 他诘奸那個官員時,揭示了他的貪污行為。
2. 我們應該勇敢地诘奸社會上的不正義行為。
3. 他一直诘奸着自己内心的邪惡欲望,決心不跨越道德的底線。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
- 诘問(jié wèn)
- 诘責(jié zé)
- 奸邪(jiān xié)
近義詞:
- 質問
- 揭露
- 追究
反義詞:
- 贊揚
- 褒獎
- 歌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