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诘奸的意思、诘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诘奸的解釋

見“ 詰姦 ”。


亦作“ 詰奸 ”。究辦奸盜。《國語·周語中》:“司寇詰姦。” 韋昭 注:“禁詰姦盜。”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叛賊·妖人劉天緒》:“自 孫 劉 被論後,一時當事者俱以詰奸為戒。” 清 黃遵憲 《初聞京師義和團事感賦》:“養盜原由十常侍,詰姦惟賴外諸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诘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其含義清晰,主要指向查究、懲治奸邪之人或行為。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字義解析與基本釋義

二、曆史淵源與典籍印證 “诘奸”一詞及其體現的職責,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有記載:

  1. 《尚書·周官》:記載了西周時期的官職設置與職責,其中提到“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亂。” 這是“诘奸”概念的重要早期來源之一,明确将“诘奸慝”(查究奸邪)作為司寇(主管刑獄的官員)的核心職責之一。
  2. 《周禮·秋官》:詳細描述了古代司法官員的職能,如“士師”之職包含“掌國之五禁之法…以糾萬民…而诘其過失,誅其犯禁者。” 其中“诘其過失”即包含查究奸惡之意,體現了“诘奸”在司法實踐中的應用。
  3. 《漢書》等史書:在記載官員政績或司法活動時,常用“诘奸發伏”(查究奸邪,揭露隱秘的罪行)、“诘奸禁暴”(查究奸邪,禁止暴行)等詞語,說明“诘奸”是古代維持治安、整肅吏治的重要手段。

三、權威辭書釋義 權威漢語詞典對“诘奸”的解釋高度一緻:

四、内涵延伸 “诘奸”一詞雖古雅,但其蘊含的維護正義、清除邪惡的核心精神是永恒的。它體現了:

總結 “诘奸”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詞彙,意為查究、懲治奸邪。它最初是司法官員的重要職責(如《周官》所載),後泛指對奸惡行為的追究與制裁。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辭源》等均将其釋義為“究辦奸盜”或“查究奸邪”。該詞體現了古代社會對維護法律秩序、懲治邪惡的重視。

網絡擴展解釋

“诘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诘奸”指追查、究辦奸邪盜賊之事,強調對違法行為的嚴厲懲治。

    • “诘”本義為追問、責問(如“盤诘”“诘責”),引申為查究。
    • “奸”指奸邪、奸盜,即作惡或違法之人。
  2. 職能關聯
    古代常與司法職能相關,如《國語·周語中》提到“司寇诘奸”,指司寇(主管刑獄的官職)負責懲治奸盜。


二、用法與例句

  1. 文獻用例

    • 《國語》:“司寇诘奸,禁诘奸盜。”
    • 清代黃遵憲詩句:“诘奸惟賴外諸侯”,指依靠外部力量懲治奸惡。
    • 明代沈德符記載官員以“诘奸為戒”,反映對奸盜治理的重視。
  2. 職能實踐
    如漢代臯陶擔任法官時“五刑三就”,通過明确刑罰維護秩序,體現“诘奸”的實際應用(注:此例來自權威性較低的,需謹慎參考)。


三、相關延伸


四、總結

“诘奸”強調通過查究、責問來懲治奸邪,多見于古代司法語境,體現傳統法律文化中對社會秩序的維護。需注意其與現代漢語用法的差異,通常僅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表達中。

别人正在浏覽...

矮黃安燠阿耶娘白蒿白纻舞本屆不礙不恁的廁填沖素春牛春齋村伴姐大班打燈籠丹葉登勒電調短主簿房東煩文分文不名诰命貴系鍋底飯火旗降奪靜睇鯨魚沮濘舉族來嘻濫侈廉良林溆柳腰銮軒履穿踵決賣官鬻獄孟嘉落帽蒙面喪心悶瞀緬惟綿野盤洿披蕩辟宮蒲弓屈奇生喇喇舌苔梳翎四個現代化送眼微特無刑無遇鄉方相隨諧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