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銀漢。亦特指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之津”,在尾與南鬥之間。《爾雅·釋天》:“析木之津,箕鬥之間漢津也。” 郝懿行 義疏:“《左傳》及《周語》并雲‘析木之津’。 韋昭 注:‘津,天漢也。析木,次名,從尾十度至南鬥十一度為析木,其間為漢津。’”
(2). 漢水 。 宋 曾鞏 《聞喜亭》詩:“ 聞喜 名自昔,廣亭臨 漢津 。”
“漢津”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其含義和用法可根據不同語境區分:
指銀河(銀漢)
這是“漢津”最基礎的釋義,直接代指銀河,常見于古典文獻。例如《爾雅·釋天》中提到“析木之津,箕鬥之間漢津也”,其中“析木之津”是十二星次之一,對應尾宿至南鬥之間的區域。
特指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之津”
古代天文學将黃道劃分為十二星次,“析木之津”是其中之一,具體位于尾宿(天蠍座尾部)與南鬥(人馬座)之間。這一劃分在《爾雅》及後世注疏中有詳細記載。
指漢水(漢江)
“漢津”作為漢水的别稱,多見于文學作品。例如宋代曾鞏《聞喜亭》中寫道“聞喜名自昔,廣亭臨漢津”,此處“漢津”即指漢水。
建議進一步查閱《爾雅》《左傳》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獲取更詳盡的古典釋義。
漢津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漢”和“津”。
“漢”字的部首是“水”,總共有3個筆畫;“津”字的部首是“氵”,總共有9個筆畫。
“漢津”一詞是由古代河北省磁縣附近的河道漢水與濟水交彙而成的津濟而來。這個地方因為有漢水和津水的交彙而得名。
“漢津”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漢津」。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略有不同。例如,“漢”字的古代寫法是「曷」,而“津”字的古代寫法是「涬」。
漢津是曆史上重要的渡口之一。
與“漢津”相關的詞彙有:漢水、津濟、渡口、交彙等。
與“漢津”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渡口、交叉口。
與“漢津”意思相反的詞語是:懸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