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嗣沖的意思、倪嗣沖的詳細解釋
倪嗣沖的解釋
(1868-1924)皖系軍閥。安徽阜陽人。清末曾任河南布政使幫辦軍務。1913年任安徽都督,支持袁世凱稱帝。袁死後投靠段祺瑞。1917年支持段解散國會,為“督軍團”倡亂的禍首。後又出兵擁護段祺瑞實行武力統一。1920年,皖系戰敗後被解職。
詞語分解
- 倪的解釋 倪 í 端,邊際:端倪(頭緒)。 弱小,小孩:旄倪(“旄”,年老, * 十歲的年紀。“旄倪”,即老幼)。 分際:天倪(自然之分際)。 傲慢:“力罷,則不能毋堕倪”。 姓。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倪嗣沖(1868年2月6日—1924年7月12日)是北洋軍閥時期皖系重要人物,安徽阜陽人。以下從多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生平與政治軌迹
- 出身背景:生于官宦世家,其父倪淑為清末舉人,曾任袁世凱家庭教師,後成為袁的親信幕僚。
- 早期經曆:清末曆任河南布政使幫辦軍務,1913年袁世凱任命其為安徽都督,成為北洋系在安徽的代理人。
- 政治站隊:支持袁世凱複辟帝制,袁死後轉投皖系段祺瑞,1917年參與“督軍團”事件,主張解散國會,推動武力統一政策。
二、統治安徽的惡行
- 經濟掠奪:1913-1920年間以蚌埠為據點,橫征暴斂,壟斷鹽務、開設銀行,通過苛捐雜稅斂財。
- 殘暴鎮壓:以“剿匪”為名屠殺民衆,導緻安徽人口銳減,民間稱其為“倪屠戶”。
- 權力擴張:将安徽政治軍事中心遷至蚌埠,修建私人莊園“将軍府”,形成割據勢力。
三、曆史評價
- 1920年皖系戰敗後被解職,1924年病逝。其統治被視為安徽近代史上的黑暗時期,百姓怨聲載道。
- 文史資料多批判其為“民賊”,《蚌埠古今》等記載其“作惡多端”,是軍閥禍國的典型代表。
注:關于倪嗣沖的詳細史料可參考地方志《蚌埠古今》及近代軍閥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倪嗣沖的意思及來源
《倪嗣沖》是一個姓氏,源自于中國的傳統姓氏。在字典中,它并沒有獨立的解釋,因為它是一個姓氏,而不是一個常用的漢字。
倪嗣沖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倪嗣沖的拆分部首是“亻”(人字旁)和“冫”(冰字旁)。而它的總筆畫數是14畫。
倪嗣沖的繁體字寫法
倪嗣沖的繁體字寫法與簡體字一樣,沒有差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倪嗣沖作為一個姓氏,沒有古時候的特定漢字寫法。因為姓氏是代代相傳的,傳承了數千年,所以其寫法一直保持穩定。
倪嗣沖的例句
由于《倪嗣沖》是一個姓氏,所以并無特定的例句。
倪嗣沖的組詞
由于《倪嗣沖》是一個姓氏,所以并無特定的組詞。
倪嗣沖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由于《倪嗣沖》是一個姓氏,所以并無近義詞和反義詞。姓氏本身并不具備這種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