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咬蟲的意思、老咬蟲的詳細解釋
老咬蟲的解釋
詈詞。稱鸨母、虔婆一類的女人。咬蟲,指養漢的女人。《水浒傳》第二一回:“今晚必然喫那老咬蟲假意兒纏了去。”《水浒傳》第五一回:“ 白秀英 聽得,柳眉倒豎,星眼圓睜,大駡道:‘老咬蟲!乞貧婆!賤人怎敢駡我!’”
詞語分解
- 老的解釋 老 ǎ 年紀大,時間長,有經驗,陳舊的:老當益壯。老朋友。老練。老化。少年老成。老馬識途。 對年紀大的人的尊稱:吳老。老人家。老大爺。 極,很:老早。老羞成怒。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攜幼。老有所為(唅
- 咬蟲的解釋 對女性的詈詞。《水浒傳》第二一回:“﹝ 唐牛兒 ﹞大叫道:‘賊老咬蟲,不要慌!我不看 宋押司 面皮,教你這屋裡粉碎。’”《水浒傳》第二六回:“ 王婆 道:‘咬蟲,你先招了,我如何賴得過,隻苦了老身!’
網絡擴展解釋
“老咬蟲”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詈詞(罵人的話),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和來源分析:
1.傳統含義(主流解釋)
- 詞義:主要用于辱罵鸨母(妓院老闆娘)、虔婆(媒婆或老鸨)等從事不正當職業的女性,暗指其行為不端或“養漢”(與男性私通)。
- 語源:
- 出自《水浒傳》第二十一回:“賊老咬蟲,不要慌!我不看宋押司面皮,教你這屋裡粉碎。”
- 《金瓶梅》第四回也有類似用法:“老咬蟲,我交你不要慌!……定然遭塌了你這場門面!”
2.引申含義(少數解釋)
-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喜歡無故找茬、挑剔他人缺點的人”,但這種用法缺乏古典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傳。
3.結構與用法
- “咬蟲”本身是對女性的貶稱,“老”字加強貶義,多用于市井口語,常見于明清小說中,現代已極少使用。
注意事項
- 不同文獻對“老咬蟲”的定義略有差異,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 當代使用需謹慎,避免因語境不明造成誤解。
如需進一步分析古典作品中的用例,可參考《水浒傳》《金瓶梅》原文或權威古籍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老咬蟲的意思
《老咬蟲》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是一個俗語,形容一個人總是愛吹毛求疵,經常找别人的小錯來責備和批評。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老咬蟲》的拆分部首是虍(hū),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老咬蟲》一詞最早見于明代楊士奇的《齊東野語》,後來成為民間俗語常用的表達方式。它的繁體字是「老咬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老咬蟲」以繁體字「老咬蟲」為例,「老」字的古寫法是「耂」,「咬」字的古寫法是「咬」,而「蟲」字的古寫法則是「蟲」。
例句
1. 他總是老咬蟲,不論别人做得有多好,總能找出一些問題來批評。
2. 我不喜歡和他一起工作,因為他老咬蟲,經常挑剔我的工作。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咬人、咬舌自盡、老好人、老好人煩心蟲。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挑剔、吹毛求疵、找茬。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寬容、隨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