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停泊。 宋 範成大 《吳船錄》卷下:“舟行速,且難梢泊。”
“梢泊”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梢泊”讀作shāo bó,意為停泊,專指船隻靠岸停駐的狀态。該詞由“梢”(指船尾或末端)和“泊”(停船靠岸)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船尾停靠岸邊。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于文學或曆史文獻中。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停泊”“駐留”等更通用的詞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宋代《吳船錄》原文。
《梢泊》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梢和泊。
梢的拆分部首為木,筆畫數為4畫。泊的拆分部首為水,筆畫數為8畫。
梢泊這個詞的來源是古代船上系泊用的梢,指用鐵索或繩索在碼頭或船邊拴住船隻的一個位置。所以梢泊主要指船隻停靠在碼頭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梢泊的寫法是「梢泊」。
在古時候,梢泊的漢字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使用的依然是「梢泊」這兩個字。
以下是梢泊在句子中的例句:
1. 漁船已經梢泊在碼頭,船夫們開始卸貨。
2. 春天的早晨,湖邊的小船悄悄地梢泊着,漁夫準備出海打漁。
梢泊沒有常用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