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薮的意思、九薮的詳細解釋
九薮的解釋
指古代九大湖泊。《國語·周語下》:“陂障九澤,豐殖九藪。”《呂氏春秋·有始》:“九藪: 吳 之 具區 , 楚 之 雲夢 , 秦 之 陽華 , 晉 之 大陸 , 梁 之 圃田 , 宋 之 孟諸 , 齊 之 海隅 , 越 之 鉅鹿 , 燕 之 大昭 。”按,九薮的名稱與所在,古籍記載不一。參閱《周禮·夏官·職方氏》、《淮南子·地形訓》。
詞語分解
- 九的解釋 九 ǔ 數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泛指多次或多數:九死一生。九霄雲外。 筆畫數:; 部首:丿; 筆順編號:
- 薮的解釋 薮 ǒ 生長着很多草的湖澤:薮澤。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淵薮。 指民間、草野:辭朝(俹 )歸薮。 古同“搜”,搜求。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九薮(jiǔ sǒu),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九個著名的大型湖泊或沼澤濕地的統稱,屬于曆史地理名詞。其具體所指在不同典籍中略有差異,但核心含義均指代先秦時期中原及周邊地區廣袤、物産豐饒的九處天然水域。以下從詞義、曆史記載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詳細闡釋:
一、詞義解析
- “九”:數詞虛指,表多數或重要集合,非嚴格限定為九個,體現古人以“九”概指重要事物的傳統(如九州、九鼎)。
- “薮”(sǒu):《說文解字》釋為“大澤也”,指水草茂密、禽獸聚集的大型湖澤濕地。《國語·周語》韋昭注:“澤無水曰薮”,強調其陸水交錯的生态特征。引申義為物産豐饒之地或人才聚集之所。
- “九薮”合稱:特指先秦時期被官方認定或民間公認的九處具有重要經濟(漁獵、灌溉)、生态及戰略價值的天然大澤。
二、曆史記載與具體指代
九薮的具體名錄因文獻成書年代和地域視角不同而存異,主要記載于以下典籍:
- 《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周代九薮為揚州的具區、荊州的雲夢、豫州的圃田、青州的望諸、兖州的大野、雍州的弦蒲、幽州的貕養、冀州的楊纡、并州的昭餘祁(據中華書局《周禮注疏》)。
- 《呂氏春秋·有始覽》:列九薮為吳之具區、楚之雲夢、秦之陽華、晉之大陸、梁之圃田、宋之孟諸、齊之海隅、趙之钜鹿、燕之大昭(參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呂氏春秋新校釋》)。
- 《淮南子·地形訓》:與《呂氏春秋》相近,但個别名稱有出入,如“海隅”作“海渚”,“大昭”作“昭餘”(據中華書局《淮南子集釋》)。
核心九薮示例(綜合文獻高頻出現者):
- 具區:今太湖(江蘇/浙江)。
- 雲夢:先秦時江漢平原巨型湖群(湖北)。
- 圃田:古鄭州東廣闊澤地(河南)。
- 大野(巨野澤):古山東西南部大湖,後淤平。
- 孟諸:古豫東澤薮(河南商丘)。
- 昭餘祁:晉中盆地古湖群(山西)。
- 大陸:古冀南澤地(河北)。
- 海隅/海渚:齊地濱海濕地(山東北部)。
- 陽華:具體地點存争議,一說在陝西。
三、文化内涵與象征意義
九薮不僅是地理實體,更被賦予文化象征:
- 國家資源象征:作為“山林川澤”的重要組成部分,九薮是王室漁鹽、水産、水利資源的依托,《禮記·王制》将其列為國家稅收與管理的重點。
- 生态智慧體現:古人視薮澤為“財用之所出”(《國語·周語》),強調“澤不伐夭”(保護幼小生物),反映早期可持續利用理念。
- 文學意象源頭:九薮常出現在辭賦中象征遼闊與豐饒,如司馬相如《子虛賦》極言雲夢之廣,成為後世山水文學的範式。
結論
“九薮”是承載先秦地理認知、資源管理及生态文化的重要術語,其具體所指雖因文獻而異,但均指向當時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九大濕地系統。該詞深刻反映了古代中國對自然環境的觀察、利用與敬畏,是研究曆史地理與生态思想的關鍵概念。
參考資料(基于權威出版物,避免無效鍊接):
- [清] 阮元 校刻,《周禮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
- 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何甯,《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
- 徐元诰,《國語集解》,中華書局。
- [漢] 班固,《漢書·司馬相如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九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
一、基本釋義
-
古代九大湖泊
根據《呂氏春秋》《淮南子》等古籍記載,“九薮”特指先秦時期的九大湖泊,分布于不同諸侯國。具體名稱及對應地區如下(不同文獻記載略有差異):
- 吳(越):具區(今太湖)
- 楚:雲夢(今湖北江漢平原一帶)
- 秦:陽華(或陽纡,今陝西隴縣)
- 晉:大陸(今河北巨鹿)
- 梁(鄭):圃田(今河南中牟)
- 宋:孟諸(今河南商丘)
- 齊:海隅(今山東沿海)
- 趙(越):钜鹿(今河北平鄉)
- 燕:昭餘(今山西祁縣)
-
引申為險要茂盛之地
部分詞典提到,“九薮”原指九重茂密森林,後引申形容地勢險峻、草木繁盛的區域,或防禦嚴密的場所。
二、文獻依據
- 《淮南子·地形訓》明确将“九薮”列為九大湖泊,并标注地理位置。
- 《國語》《周禮》等古籍中,“九薮”多與水域治理、物産豐殖相關,強調其地理經濟意義。
三、總結
“九薮”的核心含義為古代九大湖泊,但因年代久遠,具體名稱和位置存在争議。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職方氏》《呂氏春秋·有始》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骜悍比較價格碧眼胡兒孱昏程約吃飯家夥蟲镂大折德心颠怪跌踣地方稅獨智蛾度虵行法難反始風派人物高壘告文高溫作業軌笵呵硯奬擢嬌淑井隧祭師就地裡看果睽間撩撥龍骥漏液盧延讓呂安題鳳麥食木楗女侍噴騰篇籍浦口乾大揿釘輕關穹碧區區小事日益容放撒敦三大士彡彡審酌稅鞍司公子斯養隤陁烏拉草無名異五音戲罅漏小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