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威懷的意思、威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威懷的解釋

(1).威服和懷柔。謂威德并用。《後漢書·荀彧傳》:“既停軍所次,便宜與臣俱進,宣示國命,威懷丑虜。” 晉 潘嶽 《關中詩》:“嶽牧慮殊,威懷理二。” 唐 柳宗元 《送楊凝郎中使還汴宋詩後序》:“是宜慰薦喣諭,納為腹心,然後威懷之道備。”

(2).畏服。《左傳·襄公四年》:“ 戎狄 事 晉 ,四鄰振動,諸侯威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威懷”是一個文言色彩較濃的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以從構成它的兩個語素“威”和“懷”的本義及結合後的引申義來理解。

  1. 詞義解析:

    • 威: 本義指強大的力量、使人畏懼的氣勢或權勢。引申為以武力或強力使人服從、震懾。
    • 懷: 本義指胸前、懷抱。引申為心中存有(想法、情感)、安撫、使歸順、使感念恩德。
    • 威懷: 将“威”與“懷”結合,意指同時運用威嚴震懾(武力)和恩德感化(懷柔)兩種手段,以達到使人或遠方部族、國家既敬畏又感念,從而真心歸順、服從的目的。它強調的是統治者或征服者恩威并施、剛柔相濟的統治策略或外交手段。
  2. 核心含義: 通過威懾使人畏懼而不敢反抗,同時施以恩惠使人感念而歸心。 這是一種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統治藝術,旨在實現長治久安,而非單純的武力征服。

  3. 應用場景:

    • 常用于描述古代帝王、将領或中央政府對待邊疆民族、地方勢力或叛亂地區的策略。
    • 強調在展示強大實力(威)的同時,也注重安撫人心、給予恩惠(懷),使對方心悅誠服地歸附。
    • 例如:“威懷遠人”(以威德使遠方之人歸順)、“威懷兼施”(同時運用威懾和懷柔)。
  4. 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威懷”的釋義為:

    以威力懾服,以恩德感化。 指同時運用威刑與懷柔兩種手段。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第X卷,第XX頁(具體頁碼需查實體書)。 鑒于無法提供有效鍊接,此處僅注明權威來源名稱及出版信息。

“威懷”意指恩威并施、剛柔相濟,通過威懾與感化相結合的方式,使對方既畏懼其威嚴又感念其恩德,從而達到心悅誠服、真心歸順的效果。這是中國古代政治和軍事思想中一種重要的策略理念。

網絡擴展解釋

“威懷”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威服與懷柔并用

指通過威懾與安撫相結合的方式,達到使人歸順或臣服的目的。這一用法常見于古代政治、軍事策略中,強調剛柔并濟的治理手段。例如:

2.畏服

單純指因畏懼權威而服從。例如《左傳·襄公四年》記載“諸侯威懷”,即諸侯因晉國的強大而心生敬畏。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例證或具體用法,可參考《後漢書》《左傳》等文獻,或查閱滬江線上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抱材八竅貶诎筆録賓老玻璃纏磨頭抵轹東家夫子都會藩羝馮珧憤愧歌舟光火盜詭特洪筆厚度花萼相輝回皇呼噏潔悄進戍進途即叙開霁阬穽口頭文學曠原潦糞六六亂騰黏土乜嘢蟠泊判若兩人炮筒子潑死潑活鋪捐謙雅清穹親将窮天極地俅俅屈狄羣見三般兩樣申恨濕渌渌耍筆杆書符咒水素養甜葉菊鐵火輪恸醉外辭萬古不變文工享樂主義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