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木自寇的意思、山木自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木自寇的解釋

山上的樹木,因長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山木自寇"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哲學意蘊的成語,語出《莊子·山木》篇。該成語由兩個意象構成:"山木"指代山中自然生長的樹木,"自寇"則包含自我招緻災禍的含義。其完整釋義可分為三個層面:

一、本源解釋 《莊子·山水》原文載:"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莊子通過類比手法揭示,山中優質木材因具備使用價值而招緻砍伐,如同油脂因可燃屬性而自我焚燒。這一自然現象被提煉為"因材緻禍"的辯證思維,強調事物屬性與命運關聯性。

二、哲學延伸 在《莊子集釋》中,郭象注解:"木以材為寇,人以智招敵。"該成語由此衍生出更深層的處世哲學:個人才能如同山木之材,既可能成就事業,也可能招緻禍患。這種"有用之患"的悖論,體現了道家"無用之用"的生存智慧。

三、現代應用 《漢語成語考釋詞典》指出,當代語境中該成語多用于警示過度顯露才能可能引發的負面效應,常見于人才保護、職場競争等場景。如清代王夫之《讀通鑒論》曾用此典評論能臣遭妒現象,展現成語的曆史延續性。

該成語結構遵循古漢語"主謂倒置"的語法特征,"自寇"作謂語前置,強調動作的自我指向性。在聲韻方面,"山木"為平仄相協,"自寇"為仄聲收束,形成先揚後抑的語音效果,暗合語義轉折。

網絡擴展解釋

“山木自寇”是一個源自《莊子·人世間》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成語字面指山上的樹木因成材而被人砍伐,比喻人或事物因具備才能、價值而招緻災禍。其核心寓意是“有用反遭其害”,與“懷璧其罪”有相似之處。


二、出處與典故

出自《莊子·人世間》:“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莊子以自然現象喻人生哲理:樹木成材則被伐,油脂可燃則被燒,強調事物因有用反而受害的辯證關系。


三、用法與語境

  1. 語法結構:主謂式成語,常作定語,用于描述因優勢招禍的現象。
  2. 感情色彩:中性,多用于警示或反思場景。例如:“他才華過人卻遭排擠,真如山木自寇。”
  3. 近義詞:直木先伐、膏火自煎(均比喻因有用而受害)。

四、其他解釋差異

部分資料(如)将其引申為“自找麻煩”,但此釋義未被主流權威來源廣泛采納,可能為個别解讀。建議以《莊子》原意及權威詞典解釋為準。


“山木自寇”揭示了才能與風險并存的矛盾,提醒人們辯證看待自身優勢。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莊子》原文或漢典等權威釋義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拔和白衛軍棒子巴圖魯辨對布政牓草人長沮吃肉不吐骨頭齒位充虛儲祉存撫達生鍛工督亢多能耳杯酦酵凡首覆薦肱支刮毛龜背官拘瑰賂後害淮白灰沙活財神禍棗災梨見貨家破人亡酒醒就學集子軍紀良楛裡闬龍種馬樓雉綸掖曼荼羅暮鼓朝鐘牽帥侵天求昏讓王忍性身根手提箱樞奧素材逃避田服田作跳邊骫靡五精先動纖彎